在赴全国文明城市肇庆市考察学习期间,市文明创建办的同志一个最明显的感受就是他们的城市无论任何时候都保持着干净整洁,卫生状况堪称一流,街道上甚至连纸片烟头都难觅踪影。在向肇庆市文明办请教,向社区街道的同志咨询,和普通市民交流,得到的答案是,肇庆市区环境卫生搞得好,关键是各级领导亲自抓,每一个市民自觉自愿去做;重在常态化清扫,长效化保洁。重在市民高度自觉把城市当成自己的小家一样,天天坚持清洁打扫,绝不容忍“家中”有一丝一毫的脏乱差。
在文明创建冲刺阶段,市委市政府主管领导带上市文明办的同志乘坐中巴车,不打招呼展开全城廵查,专奔重要交通路口、农贸市场,走进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一旦发现环境卫生状况差时,立刻通知各区、街道办、城管等部门一把手赶到指定地点,现场办公,现场接受批评教育,并责令限期整改。几天后市文明办督导组务必前来检查督导,将整改情况向市领导汇报。整个过程报纸、电视台全程跟踪报道,力度大、影响广、效果好。在文明创建集结号下,全市各部门都行动起来,夯实工作责任,强化具体措施,确保整改问题不反弹,确保形成常态化管理机制,达到常效化工作目标。令人称奇的是,在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3年中,肇庆市没有处理一个因创建不力的干部。原因是各级一把手率先垂范,执行力强,整改到位,常态常效坚持好。
肇庆市环境卫生保持好,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广泛发动群众,把卫生责任落实到每个社区,体现在每个市民高度自觉性上。实践证明一座城市的精细化管理需要广大市民同心同力,需要万众一心,需要久久为功。自文明创建以来,肇庆市街道两旁的铺面和商店卫生全都实行门前三包,一旦检查发现卫生状况不佳立刻会受到从严处罚。租房客户曾是整顿难点,人员构成复杂,随意性大,治理需用重拳。市里明文规定,住出租的客户如果不讲卫生,乱扔垃圾又不及时改正者,小区物业马上停水停电,什么时候改好,检查合格了再恢复水电。这类处罚同时在新闻媒体上曝光,形成强势舆论监督。
众所周知,一座城市的环境卫生是文明创建测评的重点,湛江在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中丢分最多的也在这一块。如果环境卫生实地测评我们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就能取得文明创建测评的大突破。我们相信,肇庆能做到的,我们湛江也一定能做到,而且会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