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想好好读书,争取如愿考上医学院,早日成为一名医生,努力为更多人解除病痛。”“我的梦想就是成为北大的一员,我会加倍努力,将来有一番成就后,希望可以像叔叔阿姨一样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更多的人”……
3月21日晚,湛江市彩虹桥志愿者协会第十三批资助学子交接见面座谈会在湛江一中举行,近百名志愿者与59名在读寒门学子面对面贴心交流,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及未来梦想,场面温馨感人。

奔波数千里,排查70多户困难家庭
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有的是单亲家庭,有的失去父母,有的还要照顾患病的亲人等等。他们虽然学习优秀,但因为家庭困难,阻碍了求学之路。为了帮助这些家庭孩子,湛江市彩虹桥志愿者协会自今年1月下旬起,再次启动了第十三批次家庭困难学生排查活动,组织志愿者走访这些家庭,以便给孩子们建档资助。
为了不耽误孩子的期盼,志愿者及时对交来的助学申请书进行了整理。由于这些孩子的家庭住址都比较偏僻,且较为分散,所以志愿者们每次前往都会分为4-5组,从早上7点左右驾车出发,有时候连中午饭都吃不上,路上吃点早上带的干粮,连日都是马不停蹄地下乡入户排查。志愿者们每到困难学生家中,发现绝大部分学生都是利用周末在学校复习,志愿者只能与其家长或村干部促膝谈心,详细地了解他们家庭的生活状况,鼓励学生家长增强克服暂时困难的信心,用长远发展的目光支持学生完成学业。
历时两个多月的入户排查,该协会志愿者在县(市)区妇联的配合及村干部的带领下,实地走访了70余名家庭困难学子,倾听他们的故事、咨询他们的需求,并详细做了信息记录,为每个学子建立档案。
32名家庭困难学子顺利领取助学金
据了解,自2015年以来,湛江市彩虹桥志愿者协会正式启动了助学帮扶项目,开展6年来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与关注,在湛江市已开展十三批次助学活动,资助了213名贫困学生,累计投入资金300多万元。
“今年收到申请助学金对象比较多,但经过我们志愿者层层筛选,仅有32名学生符合协会资助条件,目前所有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已全部由志愿者‘结对子’帮扶,每名学生资助4800元/年,并统一实行按月支付助学金。”该协会志愿者林小弟说。
为了更好促进爱心人士与学生的交流,鼓励志愿者用心去做好学生思想上的引导者、学业上的指导者、心理上的疏导员等角色,该协会特意在近期举办一场资助人与受助人见面会。就在3月21日晚,近百名志愿者们(资助人)在协会的组织下,特意从各县区赶往湛江一中与素不相识的学子见面。
记者在现场看到,当晚获得资助孩子见到自己的资助人那一刻,都会露出灿烂的笑容,并主动向资助人汇报了个人近期在校的学习、生活等情况。志愿者也纷纷给孩子们加油打气,叮嘱孩子一定调好心态,保持阳光心情去学习,同时要懂得珍惜、学会感恩,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社会各界的关爱,将来能接过彩虹桥的爱心火炬,将无私的大爱精神以及社会的正能量传递下去。在场的获得资助孩子纷纷表示,今后一定会好好读书,把彩虹桥爱心精神传递下去。
受助学生传承“彩虹桥精神”
近日,该协会志愿者得知在册资助学生陈金莲年迈的父亲在广州被一名醉驾司机撞伤,昏迷住院半年多,司机却逃避不愿支付医疗费。高额的医疗费,让还在华南师范大学就读大二的陈金莲无能为力。
志愿者纷纷行动,四处寻求媒体及呼吁社会爱心人士关注该事件。自湛江日报报道《湛江女孩带着养父上大学,一场车祸让她再陷困境》后,陈金莲为父亲的医疗费用犯愁的消息得到了众多热心市民的关注,他们纷纷给向该志愿者协会打电话表示要捐赠爱心款。
据该协会志愿者林小弟反映,连日来,该协会及社会各界一共筹集了3万余元爱心款,其中也有一部分往年的受助学生私下将爱心款转进协会公账。“看到湛江日报社发出报道,觉得陈金莲师妹真的很不幸,或许我也可以提供一点帮助,捐的钱并不多,只是我的一点心意。”往年受助学生小陈向记者说。据悉,协会帮忙陈金莲筹集的爱心款,近日将全部交予其“应急”。
近年来,有些往年的受助学生已走向社会,他们也默默地担当起彩虹桥精神的传承人,他们参加社会志愿服务,通过自己的行动将彩虹桥精神传递到祖国的各个角落。在感恩、感谢之余,学子们纷纷表示,在接受彩虹桥志愿者帮助的同时,要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