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打疫苗,一起苗苗苗苗苗。新冠肺炎的预防,接种疫苗最有效……”日前,湛江一家医院改编的一首“神曲”在抖音上走红,短短两天就收获了4万多的点赞。(据4月3日《湛江日报》)
不久前,深圳盐田区沙头角街道东和社区的一条标语走红网络——“我们一起打疫苗,一起苗苗苗苗苗”。该标语改编自网络热门歌曲《学猫叫》的一句歌词,被网友们评为“深圳最有趣的打疫苗标语”。日前,湛江一家医院在此标语基础上加以创作改编成曲,让医护人员一起唱了出来,拍成视频发到了抖音上,最终走红“出圈”。走红的标语和视频,都反映出了创新疫苗接种宣传的重要性。
从“我们一起抗疫”,到“我们一起打疫苗”,常态化疫情防控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我们一起打疫苗”的走红,固然与其轻松幽默的广告创意有关,但也从侧面上反映出我们国家已经具备了“一起打疫苗”的实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一起打疫苗”所展现的正是我国抗疫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我们一起打疫苗”是一种自信,更是一种幸福。
据国家卫健委公布数据,截至2021年4月2日,各地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3380.1万剂次。其中,广东已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018.6万剂次,累计接种人数801.07万人,共有215.87万人完成全程2剂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为了方便市民接种疫苗,广东各地市纷纷出台措施,在商业中心等人员密集场所增加疫苗临时接种点,对集体接种疫苗的单位“送苗上门”,以多样化便民措施推动疫苗接种。在湛江,市领导、机关单位、党员干部、道德模范、“湛江好人”纷纷带头接种疫苗,越来越多民众在网上预约接种成功。但推进疫苗接种工作,依然面临不少问题。其中,如何化解公众对疫苗接种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疑虑,如何让公众更加充分明白到接种疫苗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依然是一大难点。在这方面,我们需要更多“我们一起打疫苗”式的宣传,营造出“鼓励接种”的良好氛围。
首先,在宣传上要更“接地气”,要有人情味。在如今互联网场景下,基层部门在制作横幅标语时,显然应该多借鉴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语言,学会“蹭热点”。当横幅标语变生硬为有趣,变说教为共情,也就能起到打动人、让民众“上头”的效果。尤其是现阶段接种目标人群是18—59岁,要充分利用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多创作一些民众爱看的新媒体产品,体现人文关怀,调动情感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民众接种疫苗的行动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