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广东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暨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在湛江奥体中心开幕。 记者 张锋锋 郎树臣 摄
乡村振兴,技能先行。8月9日,广东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暨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在湛江奥体中心正式开赛。这一天,来自全省各地的乡村技能精英济济一堂,展示精湛技能、相互切磋技艺、追求成长梦想。他们对自己的作品一丝不苟、精雕细琢,在大赛中展现的竞技精神和体育健儿无异。他们用匠心,开辟致富新路;他们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他们用奋斗,谱写幸福新篇章。
老人护理工项目竞赛。 记者 张锋锋 郎树臣 摄
作品惊艳
通过烹饪打响湛江“农”品牌
9日上午,在大赛中式烹饪项目比赛现场,代表湛江“出战”的选手何秋平是一名20岁出头的小伙子,师承湛江名厨高飞。当天比赛题目是“羊肉烘烤”,时间限制两个小时。
“为了做好这一道菜式,我和师傅花了大概半个月时间,竭尽心力去研究做法,从选材、味道、标准控制各方面入手,务求做到尽善尽美。希望通过竞赛比拼继续打响湛江优质农产品‘黑山羊’的名气,让我们的农产品走得更远。”何秋平笑着说。
比赛争分夺秒,记者看见何秋平却不疾不徐,在食材处理、调料腌制、火候把握等各个细节均做到滴水不漏,出来的作品“孜然蜜烤羊排”摆盘精美、香气四溢,得到众多观赛媒体和裁判的肯定。
“今天发挥应该不错,能够和省内这么多名厨前辈同台竞技是我人生第一次,感到非常激动和荣幸。”何秋平赛后接受采访时说。
隔壁的西式面点项目职工组赛场,湛江选手女甜品师梁景旺的参赛作品“雷州半岛风情”同样惊艳:在一个8寸蓝绿色为主基调的“海洋蛋糕”上,竟然同时做出半岛沙滩、热带雨林和悬崖峭壁的微雕景观,引来全场闪光灯不断;以岭南名果廉江红橙为原型制作的“橙香果韵”栩栩如生,记者看了也“口水直下”;还有一组“菠萝慕斯”蛋糕融合徐闻菠萝的香甜,最为考验选手的基本功。
烘焙耗时接近4小时后,梁景旺最终满意地笑了。她的作品,是裁判和媒体停留观摩最久的作品之一,她的介绍更是收获了现场不少掌声。
梁景旺说,她希望通过美食作品来反映雷州半岛的物产丰富、风景迷人,为了今天的比赛精心设计了一番。“湛江特产实在太多了,切合乡村振兴的主题,选择了湛江的红橙和菠萝,制作这组作品除了寄望湛江人民生活甜甜美美,也祝愿广大种植户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梁景旺笑道。
发型师竞赛。 记者 张锋锋 郎树臣 摄
对标世界
打造广东职业技能竞赛品牌
作为我省职业技能竞赛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技能人才盛会,广东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以“新时代、新技能、新梦想”为主题,以助力全面乡村振兴、服务广东制造、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共设置了141个比赛项目,涵盖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诸多领域,吸引60多个部门、行业协会(学会)、龙头企业参与组织实施。
大赛采取“集中+分散”的办赛模式。集中办赛项目有71个,其中,8月在湛江举办11个项目比赛,即省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12月在广州举办60个世界技能大赛、全国技能大赛有关项目比赛。省级行业企业职业技能大赛70个竞赛项目,于8月至12月分散组织实施。
大赛对获奖选手将颁发奖牌、授予“广东技术能手”荣誉称号、晋升职业技能等级等,省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各项目冠军选手还将代表我省参加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同时,为调动全省各地,尤其是粤东西北地区参赛积极性,设置了“参赛队最佳奖”和“粤东粤西粤北之星”等奖项。
集中办赛期间,将设置“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乡村振兴、技工院校、各地各行业等展示区域,还将举办“世赛与技能中国:2021广州高峰论坛”等技能研讨活动。通过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展示交流活动,帮助社会公众了解全省各地各行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成果、技工教育经验亮点、地方特色技能技艺等,同时还为政府、企业、院校搭建深入交流、讨论与合作的平台。
大赛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本届大赛从竞赛项目设置,竞赛规则制定,到办赛模式,都对标世界技能大赛、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助力我省积极构建以世界技能大赛为引领、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为龙头、全省职业技能大赛为主体,各级各类竞赛为基础的广东特色职业技能大赛体系,打造广东职业技能竞赛品牌。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广东省利用世赛和国赛轮空年举办第二届全省职业技能大赛,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将为“十四五”期间培育一支规模宏大、技能精湛的“广东技工”技能人才队伍打下坚实基础。
粤菜师傅展示区,高飞展示湛江特色白切鸡。 记者 张锋锋 郎树臣 摄
技能先行
激励更多乡村工匠成才致富
今年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衔接之年。全省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作为本届大赛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充分发挥竞赛示范引领作用,激励更多乡村劳动者走上技能成才、技能致富之路,为乡村振兴事业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记者了解到,全省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共设砌筑工、汽车维修工、农机修理工、电工、美发师、养老护理员、育婴员、西式面点师、餐厅服务员、电子商务师、中式烹调师等11个比赛项目,大赛现场通过模拟现实工作生活环境打造竞赛场景,参赛选手均为农村户籍人员。
举办这次大赛,既为乡村工匠提供了“竞技场”,也为人才培养树立了“方向标”;既是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大舞台”,也是扩大乡村人才供给的“助推器”。
记者现场采访发现,不少“田秀才”“土专家”“农创客”在比赛结束后得到许多和老师、裁判交流学习的机会,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与问题,得以锻炼“武功”,思维深度更进一层,选手们纷纷表示获益良多。
大赛中还涌现不少“女泥匠”“男护工”的精彩表现,更有“老师傅”和“小牛犊”同台竞技的紧张赛况,吸引中央、省、市各级媒体争相直播、报道,将他们的拼搏精神和精湛技艺搬上荧幕,让学习改变命运、技能成就人生成为现实。
为适应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大赛创新观赛方式,对开闭幕式和比赛项目均开设“云观赛”,广大公众可通过“视听湛江APP”等网络平台,足不出户观看比赛,为家乡代表队加油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