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雷州市委书记张仁建:

用好“五张王牌”, 以改革思维和创新办法打好“五大会战”, 续写雷州新时代新征程“春天的故事”

2021-08-25 10:41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者曹龙彬 特约通讯员黄余武 通讯员陈昌波 陈可鑫 杨广聘

“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等大事和重大政治任务。我们要深刻领会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将伟大建党精神贯彻到工作的各领域各环节,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实际行动。”日前,雷州市委书记张仁建在接受湛江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雷州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与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精神、湛江市委十一届十三次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一体学习,整体贯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强政策机制对接,主动融入湛江大园区建设、大文旅开发、大数据应用的战略部署中,用好“五张王牌”,以改革思维和创新办法,持续深入推进“五大会战”,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力续写雷州“春天的故事”。

8月21日,俯瞰大美雷州城区。  记者 张锋锋 摄

把学习转化为奋进新时代新征程的实际行动

湛江日报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给人启发、让人自豪、催人奋进。请您谈谈感受和体会。

张仁建: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立足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和“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贯通历史、现实、未来,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催人奋进,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为奋进新时代、走好新征程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们将努力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坚决站稳人民立场,坚守人民情怀,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实际行动解决雷州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统筹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努力推动雷州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

湛江日报记者:雷州是一片有着深厚红色基因的土地,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雷州主要做了哪些工作?接下来将如何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下一阶段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更好推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张仁建: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雷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湛江市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精神,周密部署安排,精心组织实施,用心用情为人民群众办实事,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

省领导带来的“大礼包”加快转化为发展成效。深入贯彻落实省领导指示批示要求,全面加强与省直部门对接沟通,争取政策、资金、项目、用地支持。目前,广东滨海旅游公路、粤海铁路乌石支线、乌石港规划建设、大唐电厂二期、乌石17-2油田群项目等工作均取得明显进展。

坚持交通先行跑出发展“加速度”。湛徐高速乌石支线下半年可正式动工建设。东雷高速雷城连接线建成通车,主线工程力争年底全线贯通。国道207线邦塘至白沙段改线工程加快推进,湛海高铁、玉湛高速雷州支线等项目进展顺利。

雷州经开区获批设立,开启了工业园区建设新纪元。7月23日省政府已批复同意设立广东雷州经济开发区,填补了雷州历史上没有省级园区的空白。园区累计完成征地6717亩,801亩用地指标、2220亩用地规模获省批复,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33亿元,累计签约项目12个,预计总投资338.2亿元。

下足“绣花功夫”,城市“颜值”不断提升。高铁新城、雷南片区累计完成征地1041亩。西湖一横路、东四路北侧道路、新城大道西建成通车。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一期全面完成,二期动工建设。创建省级卫生城市进入考核测评程序,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步伐加快。

大力实施改革创新,有效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的方式,开展美丽乡村创建、镇圩扩容提质、城乡垃圾一体化治理等工作。其中:整合涉农资金4.2亿元创建157条美丽乡村,目前已开工建设68条,预计今年10月底前全面完成创建任务;争取债券资金4.8亿元,加快推进16个镇提质增效示范创建项目;统筹资金1.79亿元推进城乡垃圾一体化工作,探索构建城乡生活垃圾治理新模式。实施“选种育苗”工程,储备1370多名村级书记和1120多名村级“两委”干部后备人选;推进强镇放权改革,下放综合行政执法事项2498项,全面赋予龙门镇、客路镇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以探索设立“二号章”为突破口,营商环境迎来了“新气象”。在工业园区设立“二号章”,全面赋予关键行政审批权40项,实现“办事不出园”“拿地即开工”。实施“招才引智”工程,选拔重用135名年轻干部,引进近50名紧缺型专业人才。在雷州营商环境大变化的驱动下,仅今年以来,已有100多家企业到雷州洽谈投资。可以说,看好雷州、投资雷州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共识。

找准“小切口”推动“大变化”,办成了一批群众期盼的事、认可的事、受惠的事。敢于担当理“旧账”,依法依规、精准施策,解决了长达6年之久涉及2000多户的问题楼盘办证问题。争取资金4.7亿元,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实现全覆盖。建成镇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6个,完成生活污水治理自然村937个,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一期提标改造项目、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等一批环卫设施相继建成运行。平安路口建设、农村学校校车配置等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重点民生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坚决守住安全底线,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接下来,雷州将做好三个方面工作,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一是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二是以强烈的责任感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实到位;三是深入挖掘红色资源,赓续红色精神。


打好雷州的“五张王牌”

湛江日报记者:上半年,省出台了支持湛江发展的系列扶持政策,省领导又挂点联系雷州。雷州如何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履职担当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将政策利好转化为发展红利?

张仁建:在省出台支持湛江发展的《意见》中,“雷州元素”频现,省领导挂点联系雷州,海南自贸港的加快建设等利好叠加,雷州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接下来,我们主要是聚焦湛江的“三大定位”,打好雷州的“五张王牌”,将政策利好转化为发展红利。

一是打好“园区建设牌”。当前,省委、省政府支持湛江建设广东湛江临港大型工业园,规划范围总用地面积约620平方公里,分为A区(雷州奋勇片区)和B区(东海岛片区),其中,雷州规划面积约405平方公里(占总规划面积的65.3%),主要谋划布局一批汽车装备制造、现代物流、临港工业等产业。近日,雷州经济开发区获省政府批复,大型工业园雷州先行起步区已经挂牌,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加快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也有序进行。相信园区设施建设完善后,雷州工业的后发崛起将指日可待。

二是打好“历史文化牌”。雷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粤西地区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书法之乡”“中国楹联文化城市”等多张“国字号”品牌,雷州文化为广东四大区域文化之一,全市拥有各类文化古迹178个,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182项。当前,我们正在加快推进历史文化街区升级改造、雷祖祠修缮、雷祖文化公园和擎雷书院建设等历史文化项目,全力提升雷州文化品位,扩大雷州文化影响力,让千年古城焕发新的活力。

三是打好“滨海旅游牌”。雷州海岸线长达356公里,滨海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发展潜力巨大。我们根据东西海岸的优势特点,谋划开发风格独特的旅游路线。在西海岸,以乌石天成台旅游度假区、纪家盘龙滩旅游度假区为主体,以滨海旅游公路为主线串联起五个城镇的沿线景观,高起点打造世界级滨海旅游度假区,其中天成台滨海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和启动区建设已初具规模,相关配套设施加快推进。在东海岸,以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项目为重点,以“一带两河、双心四区五基地”为结构布局,打造集生态修复、科学研究、科普教育、观光体验于一体的碳中和示范项目。

四是打好“人口优势牌”。雷州户籍总人口187.20万人,常住人口132.11万人。雷州劳动力资源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全市有劳动力111万人。我们将充分利用人口红利,加强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加强技工培训力度,以人才优势促进雷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五是打好“社会治理牌”。近年来,雷州围绕“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目标,创新机制,大胆改革,积极实施村级党组织书记“选育管考”制度,成立湛江首个县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服务中心,成功摘掉“禁毒重点整治地区”帽子,雷州被国家信访局评为信访工作“三无”县(市、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接下来,我们将加快建立健全社会治理长效机制,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示范引领作用,充分调动群众自觉参与治理的积极性,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坚决惩治侵害农民利益的腐败行为,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五大会战”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湛江日报记者:未来,雷州将采取哪些措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张仁建:当前,我们已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我们将紧抓省领导定点联系及省出台支持湛江发展《意见》的机遇,加强政策机制对接,主动融入湛江大园区建设、大文旅开发、大数据应用的战略部署中,以改革思维和创新办法,持续深入推进“五大会战”,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力续写雷州“春天的故事”。

一是强力推进交通建设大会战。重点抓好湛徐高速乌石支线、广东滨海旅游公路、玉湛高速雷州支线、国道207线城区段改线、东雷高速、湛海高铁、乌石港区建设等项目,构建内联外通综合交通格局。

二是强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大会战。坚持把园区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加快推进雷州经开区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好湛江大型工业园区起步区的先行作用,承接住“双区”“双城”“双合作区”的利好政策,加快工业化建设步伐,补齐雷州工业突出短板。

三是强力推进城市扩容提质大会战。一方面,加快推进高铁新城、雷阳湖、西湖等新片区建设,拓宽城市发展新空间,打造城市建设新名片。另一方面,以创建省文明城市、省卫生城市为抓手,加快推进老旧小区和内街背巷改造、碧道建设和水生态综合治理、名城保护开发、城区畅通工程等重点工作,让雷州古城焕发新活力。

四是强力推进乡村振兴大会战。深化强镇简政放权改革,重点抓好赋予龙门镇、客路镇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试点工作。持续优化镇村人居环境,加快推进建制镇提质增效示范创建项目,全面完成300个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加快启动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加快产业工业化、生态化、数字化融合发展步伐。

五是强力推进营商环境提升大会战。结合“营商环境整治提升年”活动,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持续整治“黑中介”乱象,用好园区“二号章”,推行“极简审批”“容缺受理”等改革,以“办事不出园”“拿地即开工”的虹吸效应,吸引更多企业到雷州投资置业。


数读

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0.48亿元,比增1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59亿元,比增23.4%;固定资产投资32.69亿元,比增5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05亿元,比增13.3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8亿元。

上半年投入民生领域资金28.8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7.79%。

深入开展“重点项目动工年”“营商环境整治提升年”活动,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5.34亿元,开工项目11个。

园区累计完成征地6717亩,801亩用地指标、2220亩用地规模获省批复,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33亿元。

整合涉农资金4.2亿元创建157条美丽乡村,目前已开工建设68条。

统筹涉农资金1.79亿元,推动城乡垃圾一体化治理。

争取债券资金4.8亿元,加快推进两批16个镇提质增效示范创建项目。

筹集财政债券4.7亿元,推动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工作清单

1、统筹推进公路、铁路和港口建设,推动交通升级换代,全力构建1236立体交通格局。

2、加快推进雷州经开区、广东湛江临港大型工业园雷州先行起步区建设,推动一批高端大型工业项目落地见效,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3、加快推进高铁新城、雷阳湖等新区建设,全力创建广东省文明城市,成功创建广东省卫生城市,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招牌。

4、发挥历史文化、滨海资源等优势,推动大文旅开发。

5、优化营商环境,简化审批程序,提升服务效能。

6、全面完成16个建制镇提质增效示范项目、300个美丽宜居村创建任务,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7、加快推进城乡融合示范区建设,推动城乡全面融合发展。

8、全面推进基层治理综合改革,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9、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功办好民生实事。

10、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发展。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