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廉江市关工委在廉江橙乡人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举行“农村创业青年示范基地”揭牌仪式,进一步发挥农村创业青年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农村创业青年工作的创新发展。
提起橙乡人家,就无法绕开其“掌门人”麦丹。她放弃高薪返乡务农,在希望的田野上追逐梦想,并通过电商等多种销售渠道,进一步打响本土特色农产品品牌,目前正致力打造“基地+电商+旅游”的橙乡人家田园综合体项目。“我希望将我所学的知识奉献给家乡,助力推动家乡的农村发展得越来越好,农民的生活越过越红火,这是我返乡开发农业的心愿。”麦丹说。
麦丹(右)与其丈夫在红橙基地 察看红橙的生长情况。
放弃高薪返乡务农
在石岭镇的龙飞、车碑头、许村、龙湾和安铺镇的老马、下插以及石城镇谢鞋、石角镇丰满等村的路旁,都竖有一块廉江市橙乡人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某某生产基地的宣传牌,格外引人注目。这背后,是一个创业青年为感念家乡,务求家乡产业发展的故事。
麦丹在城镇长大,虽衣食无忧,但求学阶段,她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从跨进校门时起就发奋读书,顺利考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每年的广交会,她都担任现场翻译工作,因为工作出色,还未毕业,就有珠三角的外贸大公司向她抛出就业橄榄枝,毕业后顺利到该公司从事外贸工作,事业可谓顺风顺水。
然而,突然有一天,麦丹却打起铺盖,背上行李,辞别珠三角,回到了家乡廉江,一边照顾母亲,一边注册农业公司,开始流转土地,开发种植红心火龙果、燕窝火龙果、冰糖木瓜、红橙等经济作物。这一选择,她由一名企业高管转身成为一名新农人,她的丈夫黄均和也随她来到廉江,开始了她俩正式农耕人生新征程。
电商拓宽销售渠道
搞农业开发种植,看起来很简单,在平常人的眼中就是“靠天食饭”,其实现代农业有着非常深奥的学问。水土、气候、种子、品种、技术管理以及市场等都要谨言谨行,稍有懈怠,不仅会让你失收,还会被市场撞得头破血流,有外贸工作经历的麦丹深谙其道。
麦丹说,为了能够在农副产品市场中稳打稳扎,解决生产标准和打造品牌是关键,就得有较好的生产条件和技术指导。
所以,该公司确定了以“生产标准化、管理科学化、产品绿色化、市场国际化”为经营理念,以“公司+基地+农户”为经营模式,一方面花大力气在各基地搭建生产大棚,采用于现代化滴管,解决无公害生产条件问题;另一方面高薪聘请了3名农业院校毕业的专业技术人员,驻扎基地指导生产;此外,公司注册了“粤农臻品”“橙乡人家”等商标,致力于通过建立标杆扶贫产业、品牌运营和渠道拓展,打造扶贫产品标准化供应链模式,并借力各大展会宣传推介产品,提升产品对外知名度,进一步促进优质农产品对接市场。
目前,该公司已与佛山鼎冷链、利达隆、劲农农业、南方优品等建立消费扶贫销售合作,部分农产品已通过广东省扶贫产品认定,已上架东西部扶贫协作交易网和东西部优选网进行网络销售。此外,还对接线下社群团购如十荟团、千鲜汇、盒马生鲜等,以及线上对接了每日一淘、洋葱海外购等电商平台,不断拓宽销售渠道。
随着在市场中站稳了脚跟,麦丹决定立足廉江,延伸周边,扩大了生产规模。目前,其在廉江、雷州、遂溪流转土地3000多亩建立生产基地。
航拍位于石岭镇的红橙种植基地,这块基地将被创业青年麦丹打造成一个休闲农庄。
探索“基地+旅游”田园综合体
日前,橙乡人家位于谢鞋山风景旅游区附近的火龙果基地,绿油油的果苗已经长到半身高,村民们穿梭在田间劳作,点缀着这片美丽的田园。山脚下,麦丹和丈夫黄均和正带领着工人们修盖餐厅、民宿。“要想吸引客人留下来,首先要解决吃饭和住宿。”麦丹对记者说。
谢鞋山有原始森林34公顷,保存着10多个野生荔枝品种,还生长着蕨类、裸子和被子三大类植物332科424种,极具旅游观光和科研价值。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谢鞋山已经成为旅游观光的好去处,但餐饮、住宿、休闲娱乐却配套措施相对滞后。麦丹非常看好这里的发展前景,她去年承包了周边200多亩弃荒地种植红龙果、草莓等作物,并努力盘活该景区的旅游资源,着手改造农庄和民宿等,致力把谢鞋山打造成具有吃喝玩乐住一体的多元化功能,主要有生态种养区、山林餐饮区、田园民宿区和配套休闲区(开放式厨房、农耕文化展示区、觅书吧)等功能区。记者看到,民宿区建在半山腰,坐在窗前向远处眺望,山林、稻田和蔚蓝的天空尽收眼底,让客人可以尽享窗外的山景。
麦丹表示,未来农场将全面加大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力度,围绕“特色是‘田园’,关键在‘综合’”的主题,目标建设成为以农业、农村用地为载体,融合“生产、生活、生态”功能,集农业全产业链目标的整合、农业科技体系的支撑、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优化、多种类型农业园区的结合、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型复合载体,为当地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互促共进、积极培育农业农村新动能、促进“三产”融合发展作有益探索和有效实践。
此外,麦丹还积极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将以青少年素质教育为主线,着眼研学旅游,致力把石岭镇许村基地打造成以特色农业和健身休闲为主题的梦幻田园综合体。
带领乡亲共同致富奔小康
在橙乡人家位于石岭镇龙湾车碑头村的大棚种植基地,看到的是万物争荣、蜜蜂飞舞、瓜果飘香的喜人景象。其间,数十名农妇正在田间忙碌,为红橙地除草、为瓜苗施肥……忙得不亦乐乎。
麦丹说,自己虽然不在农村长大,但对农业有着一种天然的亲和感,所以辞职回家乡流转土地开发农业的决定是毫不犹豫的。
“在这里工作非常开心,技术员耐心教我们各种技术,我们不但有工资,还真正学到了种植技术,老板和技术员平时还跟我们一起吃饭,把我们当作亲人。”快言快语的李阿姨一边给南瓜授粉,一边对记者说。
据介绍,该公司的每个基地平时相对固定10多个工人进行生产管理,多数为农村留守妇女,而且三分之一为贫困户家庭劳力。特别是在石岭镇的龙飞生产基地、龙湾生产基地和石城镇谢鞋基地,一半以上工人是贫困户。同时,还带动贫户100余户发展农业种植500多亩。因此,该公司被认定为湛江市扶贫农业龙头企业、湛江市扶贫产品合作和品牌推广单位,公司产品被评为优质扶贫产品,同时被授权开设湛江市(廉江)扶贫产品专营店。
如今,该公司已发展成为集科研、生产、销售推广于一体的新型农业企业。
“我们将坚守企业责任与担当,帮助我们所统筹的湛江各县(市)区的扶贫产品拓宽销售渠道,打通消费扶贫的最后一个端口,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同时,为心中的梦想而努力,打造田园综合体,助力乡村振兴,带领更多村民共同致富奔小康。”麦丹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