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气晴朗,下午5时40分,记者在麻章区太平镇麒麟村村干部的陪同下,乘坐小船从村码头驶入通明河,沿着河道往出海口方向前进。河两岸的红树林枝繁叶茂,随处可见鸟儿翩跹的身影。小船驶出10分钟左右,此时正是潮水低位时,远看有成百上千只白鹭成群结队,或停在滩涂边上,或站在红树林枝头……随行人员一声大叫,上千鹭鸟瞬间齐齐飞起,在空中盘旋飞翔,画面极为壮观。(据9月14日《湛江晚报》)
绿色生态是美好生活的底色。透过绿树环绕、鹭鸟翩飞的场景,这是湛江全力以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的成效,也让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得到不断增强。
用绿色生态定义美好生活,是政治任务,更是民生需求。于湛江而言,这几年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靠的是敢啃硬骨头的拼劲、敢涉险滩的闯劲。实践证明,生态治理抓与不抓不一样,主动抓与被动抓不一样,抓得实与抓得虚不一样,只有拿出硬担当、用足硬功夫,精准施策,久久为功,才能打赢这场硬仗苦仗翻身仗。因此,要紧紧围绕环保督察反馈问题、人民群众反映热点,认真对照生态环境各项指标,从治理工业污染到管好扬尘污染,从关停“散乱污”到推进“煤改气”,从固废处置到土壤修复,从调整产业结构到优化能源结构,把一条条内容、一项项措施落细落小,善作善成,久久发力,才有累累硕果。
湛江生态环境治理的一条宝贵经验,就是始终坚持全市域统筹推进。加强生态保护,没有地域界线,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全域一体谋划,深化绿色协作,进一步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既立足当前靶向发力治理污染,又着眼长远制度给力常态管控,奋力写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湛江篇章”。
用绿色生态定义美好生活,既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份责任,每个湛江人都责无旁贷。面对污染现象要敢管敢打,面对减污降碳要自觉践行,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点滴细节入手,“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共同构筑起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绿色幸福空间。
只要我们最广泛地凝聚起绿色发展合力,更精准地推进好治污降碳工作,就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更高期待,持续擦亮湛江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