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达15年的志愿者经历,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过2600小时……第十届“湛江好人”、赤坎区志愿者联合会副秘书长、赤坎区守望志愿者协会会长容秋燕,从2006年开始接触志愿者工作,到2009年正式成为一名志愿者,她与我市广大志愿者并肩携手,像只飞燕“衔泥筑暖巢”,用爱为困难家庭孩子播下梦想和希望的种子,用情温暖孤寡老人和弱小群体,用自己的活力、热情与奉献精神向社会传递正能量。
容秋燕。 记者 殷翊展 摄
为困难家庭孩子
播下梦想和希望的种子
位于赤坎区中华街道的情暖中华青少年活动中心,成为了中华街道各社区困难家庭的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乐园。而多年来一直在此陪伴他们的容秋燕,见证了困难孩子们开启全新的生活。
为了帮助中华街道各社区困难家庭的在校学生,容秋燕想尽办法,她和其他志愿者负责招募在校大学生和中学教师作为志愿者,为孩子们提供课业辅导。“爱心志愿者们在课后免费为孩子们辅导作业,可以帮助解决他们的疑难问题,得到不少孩子和家长的肯定。”容秋燕说。筹建守望志愿者协会后,该项目依然坚持在活动中心每月开放8场,截至2020年12月,招募志愿者16批次、640人,共计总服务时数超过20万小时。
除课业辅导志愿活动外,容秋燕还与其他志愿者为辖区困境家庭的孩子进行心理疏导,组织课业学习之外的主题活动,如手工作品制作、安全消防讲座、亲子活动、儿童节户外活动等。每逢重大节日,她都会和志愿者们携带慰问物资到帮扶家庭进行走访慰问,为帮扶家庭解决生活困难。
“孩子是我们的希望,尤其是困难家庭的孩子,他们在成长中可能没有那么好的条件,我们应该力所能及地去保护他们,为他们播下梦想和希望的种子,帮助他们一步步成长起来。”容秋燕笑着说。
生活中认识的一位年轻妈妈由于不恰当的喂养方式导致孩子得了白血病,让容秋燕在心痛、震惊的同时,开始萌生了一个想法:为了祖国的下一代,我要走进校园传播健康观念,让孩子们远离疾病、收获健康。
在近百场的校园公益课中,孩子们总是积极和她互动并举手抢答。“容老师,谢谢您!我们一定会戒掉垃圾食品,从本人做起,向身边更多的同学们传播健康观念知识。”每听到孩子们的课后感言,容秋燕都感动得热泪盈眶,觉得自己的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暖心服务关爱老人
用脚丈量土地,用爱温暖人心。容秋燕经常深入困难家庭、孤寡老人家里走访。她发现,不少困难家庭居住在老城区,家里的电器线路老化,容易导致电线短路燃烧,诱发火灾,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这让容秋燕感到非常担忧,在她的动员下,情暖湛江志愿者协会策划、实施“情暖安巢放心电”项目,免费为有需要的困难家庭改造更换老旧电器线路,彻底解决困难家庭的用电难题。
容秋燕不仅经常参与公益活动,她还动员持有电工证的丈夫一起参与“安巢放心电”项目。“这些工作都很繁琐,也很辛苦。但每当电气线路改造完成,灯光照亮了在场每一个人的笑脸时,一切的辛苦都值得。”容秋燕坚定地说。
在关爱社区老人、贫困人群方面,容秋燕做了大量的宣传以及呼吁,她多次成功地组织了网络平台的线上献爱心、线下开展社会公益实践体验行动。她还开展了“银发族”融入数字社会项目,在各街道以讲座形式,一对一、手把手地为老人演示讲解微信、扫码支付、网上购物、呼叫网约车、医院导医等智能手机常用操作,让老人更好地融入数字社会。
2020年疫情期间,容秋燕积极联合众多志愿者团队,多方奔走,积极筹集抗疫救援物资,通过爱心汽车将物资运发到赤坎、霞山、麻章、坡头、吴川、廉江、徐闻等12家健康观察定点酒店,将抗疫物资分别送到徐闻县高速路执勤点、两广检查站(横山)、赤坎区3个执勤点和霞山区3个执勤点,慰问一线警务人员与医务人员。她还组织发起筹集活动,为孤寡老人、残疾人和困难儿童发放了3200多个爱心口罩。
把公益当作爱的使命
容秋燕在把公益当作一份事业的同时,更把公益作为一份爱的使命。
九年前,当容秋燕在戒毒所开展活动时,得知一位戒毒女学员的年迈老母亲和她读四年级的儿子的事情。第二天,她便登门拜访,刚到戒毒女学员的家时,只有她的老母亲在家。大概半个小时后,一个背着书包、身材矮小、衣着朴素的小男孩出现在容秋燕的面前。他从书包里拿出很多拾回来的塑料瓶。他说:“我想拿这些换钱,用来买学习用具……”这个懂事的孩子让她感到心酸。从这一天开始,该戒毒女学员的儿子便成了容秋燕长期跟踪帮助的一个特殊对象。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从事志愿者多年,容秋燕觉得自己同样受益匪浅。“我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原来我能帮助这么多人,我可以感觉到自己身上的活力、热情与奉献精神。我们虽然是无偿义务劳动,但其中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是一笔无形的精神财富。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传承志愿者无私奉献的精神,用行动去传播这一份爱,用思想去传递一份责任,让阳光洒满社会的各个角落。”容秋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