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数字家园”渐行渐近

2021-10-01 10:42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林无涯

连日来,到市体育中心足球场健身的市民都会见到一台健身绿道智能屏,走上前去,屏幕就会显示消耗热量、运动里程、当天的运动时长速度以及历史运动信息等各项数值。(9月30日《湛江日报》)

9月30日《湛江日报》报道,我市建成全省第二条无感智慧健身步道。这条步道位于市体育中心,全场400米,也是粤西首条采用人脸识别系统对步道上运动人群进行实时无感运动数据采集的智慧健身步道。

400米的智慧步道不算长,却是湛江朝智慧城市建设迈进的一大步。“到2020年,人人享有基本体育健身服务。到2030年,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建立。”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政策的落实,全民健身步道已成为各大城市“民生项目”的标配。据报道,启动省健身步道规划建设,打造智慧健身步道示范点,是湛江市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督办事项。

智慧健身步道,最新鲜的莫过于“智慧”。相比起传统步道,智慧步道将云计算、大数据、人脸识别、AI算法、无接触式采集等新技术集于一身,以人们最关注的应用场景为切入点,实现人脸识别、计步数、测心率、人员流量统计及科学健身指导等,为市民创造了更健康的健身环境和更优质的健身体验,实现了科技与全民健身的深度融合。

当步道有了“智慧”,就更有利于健身成为习惯。报道中提到,“智能屏能让市民了解健身消耗了多少卡路里、行走的步数和速度,便于记录跑步路程”,假如在今后再推出“打卡积分制”之类的服务,让市民扫码或刷脸就能参与积分,凭积分就能获取运动红包、健身优惠券等,那么智慧健身就有了社交属性、分享功能,这对于促进市民运动习惯的养成、激励市民持续运动将带来极大帮助。智慧健身的普及,不仅能促进市民养成低碳出行、健康生活的良好习惯,还能提升城市文明健康形象,进一步助力我市文明城市建设。

相比起智慧健康步道本身,其所代表的“数字家园”生活更让人期待。今年,上海积极推动社区数字化转型,通过铺设一批“一网通办”自助终端,实现在家门口政务服务24小时不打烊,让办事更方便;试点应用无人快递车,实现物流“最后1公里”送货上门,让网购更便捷;新增1万个充电桩,在小区推广预约停车、智能停车,让出行更无忧。其中颇为亮眼的,就是在试点社区设置AI步道,居民只需提前将人脸录入系统、绑定手机,即可随时获取实时运动数据,拥有体医结合的AI私教。未来,在湛江,体育中心的智慧健身步道会不会也能像上海那般走进社区呢?其它数字化转型的“高大上”体验,会不会也出现在社区呢?

“数字家园”渐行渐近,湛江的数字化未来令人期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