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带家人观影《长津湖》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九旬抗美援朝老兵流下英雄泪

2021-10-08 16:03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记者卓朝兴 通讯员陈菀铃

《湛江晚报》2020年10月24日第3版刊登了《90岁抗美援朝老兵谭希廉专访》,引起读者广泛关注。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希望后辈们铭记历史,好好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10月7日下午,九旬志愿军老兵谭希廉带家人来到市区一家电影院,观看了抗美援朝战争题材大片《长津湖》,抚今追昔,不胜感慨。看到感动处,他忍不住流下了热泪。

10月7日下午,谭希廉和孙女在影片《长津湖》海报前留影。受访者提供

现场

九旬老兵带家人观影

看到感动处流下热泪

谭希廉年已九旬,但仍精神矍铄。当天,他专门戴上了军功章和2020年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到电影院观看《长津湖》。他说:“我很喜欢看抗美援朝题材的电影,前不久还看过《金刚川》。这次除了我爱人因身体原因不能去电影院之外,我们全家都在今年国庆黄金周自发看了电影《长津湖》。我和小儿子一家是在湛江看的,大儿子一家在广州看。”

谭希廉出生于1930年,老家在吴川县下山村(注:今坡头区官渡镇下山村)。出身贫农的他自幼好学,但因为家里穷,从培才中学(注:湛江一中的前身)辍学后,毅然投笔从戎走上了革命道路。他1949年11月起参加革命工作,后来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作战。谭希廉担任卫生员,在战场上冒着枪林弹雨救死扶伤。他先是在第四野战军44军,后来又调到42军126师378团三营十二连。由于勇敢、工作热情,对伤病员照顾和爱护有加,谭希廉荣立三等功,1953年11月回国。

电影《长津湖》中,有不少志愿军战士们在零下40℃严寒天气和缺棉衣、粮食情况下,凭借钢铁意志坚持长距离大范围穿插、埋伏、作战的描写,其中包括了在雪地里集体英勇牺牲的“冰雕连”的镜头。这种极寒天气,谭希廉当年也遇到了,“很多战友都是因为寒冷的天气而被冻伤,甚至是牺牲了。”

影片中有一段讲述了志愿军战士“雷公”为了引开敌机对大部队的轰炸,自告奋勇把冒着滚滚红烟的标识弹搬上车,甘当“活靶子”开车驶向远方,最后壮烈牺牲,谭希廉看到这里忍不住流下了热泪。他说,像这样视死如归的志愿军英雄事迹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数不胜数。看完电影后,他站起身,肃立着对正在出字幕的大银幕敬军礼,向志愿军战友们致敬。

传承

讲好抗美援朝故事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当天一起去看《长津湖》的还有谭希廉的小儿子、儿媳、孙女。孙女谭泽远今年11岁,在市二十五小读六年级。她说,爷爷平时在家里就常给她讲自己的战斗故事,让她深受教育。这次看《长津湖》,志愿军的英勇与战斗的艰苦,再次让她深受震撼。“要感谢爷爷和其他志愿军战士们当年的付出和牺牲。在我心目中,他们都是真正的英雄!通过观影和听爷爷的讲述,我很受启发,对家国情怀有了更多更深的认知。我要珍惜幸福生活,好好学习,今后报效祖国!”

谭希廉说:“作为一名志愿军老兵,向亲人、朋友尤其是下一代讲述抗美援朝的故事,这是一种传承也是责任。我们要学习党史,不忘初心,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除了在家里“讲古”,谭希廉还为广大青少年讲述红色故事。今年3月,由坡头区官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麻俸小学主办,坡头区关工委、区作协协办的“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主题教育讲座在麻俸小学开展。作为校外辅导员的谭希廉受邀回到母校麻俸小学,成为此次党史讲座的主讲人。

谭希廉说,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要了解党史,学党史、听党话,要牢记使命,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传承抗美援朝精神,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认真读好书,立志把个人梦想融入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