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阿姨,请问您对湛江文明创建工作有什么建议和意见吗?”近来,一群身着“红马甲”的工作人员活跃在我市城区的大街小巷,走进社区居民家中,宣传普及文明礼仪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知识,引导居民正确填写调查问卷,收集群众建议意见,使广大市民知晓创建、支持创建、参与创建、融入创建,鼓励大家积极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献计岀力。(据《湛江日报》)
一座城市的文明与魅力,不仅仅表现在优美的环境与完善的基础设施等方面,而更体现在其所折射出的精神特质。时下,城市间的竞争已提升到观念、人文素养、文化软实力竞争的层面,表面上看是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的竞争,实质上却是人的素质和人的文明程度的竞争。市民作为城市的主体,自然也是城市发展与文明进步的能动力量,广泛发动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既是城市软硬环境协调并进、和谐发展的要求,也是文明创建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启动以来,湛江市委、市政府始终将其作为全市一项重点工作,持之以恒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尤其是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的理念,立足群众需要,全面加强建设,城乡面貌不断优化,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有效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满意度持续加强。然而,一些市民的个人文明素质似乎还没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车辆乱停乱放、随意张贴小广告、乱扔垃圾等不文明现象远未绝迹。这些看起来都是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但累计在一起,就会让城市文明大打折扣,成为文明创建工作的一块“硬伤”。
城市是全体居民的大家庭,因此没有文明的市民,就不会有文明和谐的城市。常言道:众人拾柴火焰高。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民心工程”,最大的受惠者是广大市民,因此这不仅仅是政府的事,也是市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同样需要“众人拾柴”。作为一个有城市荣誉感的市民,都要知晓创建、关心创建并融入创建。一方面,要为湛江文明创建工作出谋献策,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还要积极参与环境改造、移风易俗等实践,形成健康、科学、文明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积极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献计岀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