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地势坤、中湛、鸿德三家广东志愿者服务队联合开展送爱心图书活动,将近3000册,价值35000元的爱心图书角捐赠给廉江市石岭镇塘墩小学,为该校学子送去满满的精神食粮。(据10月26日《湛江日报》)
乡村教育,需要赋能。现在,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市各地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这为乡村教育的发展创造了利好条件。但是,我市乡村教育大发展,还需社会各方赋能。地势坤、中湛、鸿德三家广东志愿者服务队联合开展送爱心图书活动,为廉江市石岭镇塘墩小学送去满满的精神食粮,彰显其社会责任感。盼望获赠学校的师生们,能用精神食粮,努力补发展短板,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回报捐赠方的厚爱,回应社会期待。近年来,像地势坤、中湛、鸿德三家广东志愿者服务队那样,以助学捐赠的方式为乡村教育赋能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令人关注。
赋能乡村教育,要打好“组合拳”。乡村学校发展,不仅要丰富图书等物资,还要从老师和学生两个层面精准发力。从老师层面来说,要充实师资力量。10月25日《湛江晚报》有消息说,近3年来,廉江市共有35名“山区计划”志愿者教师到廉江共8所乡村小学进行教学服务。今年,共有6名志愿者教师将分别到河唇镇中心小学、河唇镇东龙小学、和寮镇中心小学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无疑,“山区计划”志愿者教师的赋能,给廉江市乡村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当然,充实更多乡村学校的师资力量,相关部门需积极创造条件,用好相关政策,深入实施城乡教师交流工程,吸引更多优秀教师乐意到乡村学校任教,不断激励他们干事的热情。从学生层面来说,要开阔视野。不妨广泛开展城乡学生牵手互动体验活动,让乡村学生有条件体验到不同的生活,有更多机会享受到城里学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可以多让乡村学生走出去,感受外面的精彩世界,拓宽他们知识、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空间,开创乡村教育的新天地。
赋能乡村教育,久久为功。我市是农业大市,乡村教育关乎乡村振兴。因此,社会各界仍要坚持爱心接力,相关部门还要不断探索,健全扶持长效机制,一起来助推我市各地乡村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