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推动全国心血管疾病诊疗质量均质化 多维度提升医生临床及科研能力

全国心血管疾病管理能力评估与提升工程 湛江地区房颤抗凝治疗研讨会圆满举行

2021-11-01 10:22 来源:湛江新闻网 作者:记者 张蔓莉 通讯员 陈成迪

为实现全国心血管疾病诊疗质量均质化,缩小临床实践与指南差距,多维度提升医生临床及科研能力,10月30日,全国心血管疾病管理能力评估与提升工程(CDQI)湛江地区房颤抗凝治疗研讨会在喜来登酒店顺利举行。省内外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共襄学术盛宴,以推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能力建设与继续教育中心设立的心血管疾病管理能力与提升项目实施,规范房颤患者抗凝治疗,助力“健康湛江”建设。

此次大会由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房颤中心主办,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主任马长生教授,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吴书林教授,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学分会电生理女医师联盟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博士生导师薛玉梅教授担任此次大会主席。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湛江市房颤中心联盟主席、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黄石安教授,广东省医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委员、湛江市房颤中心联盟副主席、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心内一科主任李泽林教授担任大会主持。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等市区医院相关领域专家,各县(市)辖区内各级医院等医护代表近百人出席了此次研讨会。

此次大会分为两个部分。在学术发言时间,马长生教授通过线上视频向此次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表示,此次研讨会将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掌握房颤抗凝治疗技术,尤其是改善患者的预后。此外,他还通过线上视频主讲了《房颤的诊断临床危害和处理》;吴书林教授线上与大家分享了《ESC房颤诊疗标准指南》;薛玉梅教授向与会者介绍了国家标准化房颤中心建设最新进展情况。她表示,为推动全国心血管疾病管理能力评估与提升,他们通过主题式手术教学演示、房颤消融技能培训课程、国家标准化房颤中心数据平台搭建等方式,以及开展国家标准化房颤中心卓越中心、示范中心、建设单位的申报、评级等,有力地推进了房颤规范化诊疗流程的普及和先进理念、技术的推广。

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主任 马长生教授线上致辞并授课《房颤的诊断临床危害和处理》。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 吴书林教授《ESC房颤诊疗标准指南》。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薛玉梅教授《国家标准化房颤中心建设最新进展情况》。

     此外,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黄石安教授为大家分享了国家标准化房颤中心卓越中心建设经验,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周海红博士分享了题为《2021年ESC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跨学科管理》,在新疆医院支援开展零射线电生理手术的湛江市房颤中心联盟副主席庞玲品博士在线上参与授课,题目为《房颤合并心衰的管理》,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等医院的专家亦就房颤治疗与规范化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做了交流发言。

湛江市房颤中心联盟主席 黄石安教授《国家标准化房颤中心卓越中心建设经验》。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周海红博士《2021年ESC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跨学科管理》。

湛江市房颤中心联盟副主席 庞玲品博士《房颤合并心衰的管理》。

在案例分析和谈论阶段,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李上海、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容皓、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李庆军等专家结合具体病例,分享了房颤诊疗和规范化管理方面的做法,薛玉梅教授、黄石安教授等给予了现场点评。

会上,薛玉梅教授、黄石安教授给廉江市人民医院等15家湛江地区医院授予“国家标准化房颤中心建设单位”称号。

据悉,广东省已授牌房颤中心134家,其中粤西地区11家,其中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作为卓越中心7家之一。此次授牌后,粤西地区房颤中心建设单位达到26家,湛江共有19家,位居粤西首位。

全体专家合影留念。

   此次研讨会的召开为我市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们共同搭建了房颤治疗先进技术交流平台,有利于推动新型技术的临床应用与普及,促进我市房颤诊疗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将为湛江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编辑:陈志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