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17岁开始画画,已经坚持了49年。所绘的湛江风景速写图,累计起来有近万张了!”
10月27日,在位于赤坎区兴华路30号的陈明仁将军旧居的院子里,有一位老人坐在自带的塑胶折叠凳上作画。只见他戴着一副老花镜,身着白色衬衫,右手握着一支笔,左手抱着一个A4纸大小的速写本,专心致志地用手中的笔勾勒着眼前的老建筑,“因为热爱,所以坚持。我手画我心,画的是港城风景,抒发的是自己内心中的悠悠湛江情!”
街头一坐,李敏就沉浸在创作世界。
出差也不忘带上速写本
这位老人名叫李敏,1955年出生在赤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随父母工作调动到阳江后在那里定居。直至上个世纪80年代回到湛江。退休前他是湛江航运集团一名工人,现居住在霞山区建设路。
“我从小就对画画感兴趣。我爱画风景,喜欢画建筑物,往往是见到什么好看的就画什么,随心而画,也没有什么特定的目标。”李敏说。他身上总会带着两样东西——笔和速写本,工作之余笔绘不辍。
“退休前每逢出差,我都会再带一本可以塞进衣服口袋的小速写本,为的就是可以随时随地记录眼前的美景。”退休后有了更宽裕的时间,无论刮风下雨,无论盛夏寒冬,他常会一个人静静地坐在街头巷尾画画,一画就是至少一个小时。这么多年坚持下来,他已经累计画了大大小小的速写本近50本了,也用了百来支笔。
李敏的速写作品。
累计画近万张城市风貌速写图
李敏画的建筑、风景,是用极细的线条勾勒,属于速写类,画面的细节很丰富。当记者问他是否接受过专业的绘画训练,李敏笑着回复:“都是靠自己看书学的!”正是对绘画的热爱,激起了他强烈的求知欲,他自己到湛江市图书馆去借阅与速写有关的书籍,一页一页细细研究,一点一点慢慢摸索。但李敏从未参加过绘画班培训,那些涉及到透视、比例等的专业知识,他也是靠自学并不断练习,熟能生巧。
退休后,他经常提着小板凳出门,要么步行,要么坐公交车,徜徉在港城熟悉的街道。近期,李敏又画了湖光岩、赤坎老街等多幅作品,每幅画都写上作画日期和地点。
李敏说,家人的支持也是他能坚持多年画画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爱人和孩子都不是学艺术的,但是一直默默支持着他,每次出门前总是会叮嘱自己要注意安全。李敏一般在家里吃完饭再出门,画画时饿了也会就近买上一些干粮,享受沉浸在绘画中的惬意时光。如果下雨,他有时会从霞山坐公交车,到位于坡头的湛江奥体中心画画,因为那些大型体育场馆有宽大的屋檐和空间可以挡风避雨。
继续画湛江 点赞家乡
“画画需要走到户外,经常跟大自然接触,这让自己身体更加健康了,心情也很舒畅。”在记者采访期间,提着笔的李敏还不断换着角度,来观察眼前老建筑的各种细节,认真又专注。
这么多年下来,李敏陆续所作的近万张画,也成了湛江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见证。李敏由衷称赞道,这些年来湛江的发展日新月异,道路越来越干净整洁,市民生活也变得更加幸福美好。越来越方便快捷的城市公共交通让他能够去到更远的地方,画更多的风景。李敏说,自己喜欢读书、看报,也是湛江晚报的老读者了,自己画的湛江城市风景画还曾经在湛江本地报纸上刊登过。
这位66岁的老人意犹未尽地表示,他还想去画一下湛江高铁站,去画画未来的湛江吴川机场……“活到老,画到老。衷心希望湛江城市建设更好更完善,变得越来越美丽,我也会继续画湛江、赞家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