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别让“家长群”成家长的负担

2021-11-10 17:41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廖卫芳

眼下,建微信群成了一种潮流,也成了一种便捷。通过建微信群,不但方便联系,而且也提高效率。而学校也不例外,建立“家长群”就是其中之一。

但据了解,目前有不少学校把“家长群”当成了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不是吗?有的学校每个班级有多个大大小小的微信群,诸如班级大群、专项学习群、小组群、家长群等等。而且,群内消息“铺天盖地”,统一着装、作业完成情况通报、考试情况通报、每日作业、答题接龙等一应俱全。加之,一些老师还把“家长群”当成了“布置群”,包括作业布置、学习打卡、缴费通知等,都往家长群里布置。有的甚至把本该是教师的教育责任也通过“家长群”转嫁给了家长。许多家长碍于学校和老师的情面,不得不硬着头皮应付。许多家长直言“受不了”“负担重”。

众所周知,学校借助信息技术平台延伸教学的初衷是好的,但凡事都应“有度”。一旦“过度”,势必适得其反。学校通过“家长群”转移教育责任,让家长“代行”“担责”,这不但会弱化了学校的作用,而且也会混淆了家校合育的界定。此举既不利于家校合育的有效开展,而且也会让家长背负沉重的负担。

因此,笔者以为,很有必要给家长群减减负。一方面,学校应走出家长群“依赖症”,既要规范建立“家长群”,又要规范使用“家长群”,切忌不管三七二十一,想建群就建群,想建几个群就建几个群,致使家长群“泛滥成灾”,既给教师自己“添负”,又给家长“增负”。另一方面,家长群也需要“双减”,既要给家长群“减量”,又要给家长群“减负”。不妨通过校规的方式给家长群的数量设限,对违规建立超量家长群的应给予通报批评,并及时予以解散。同时,不妨对家长群的信息发布设限,明确哪些信息可以发布,哪些信息不可以发布,从而避免家长群不堪重负,无谓给家长“增负”。

请给不堪重负的家长群减减负吧,这不仅是家长的呼声,也是让教育回归本质的应有之义。


编辑:陈志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