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廉江市和寮镇:紫玉米产业开启“致富密码”

2021-11-30 16:43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文/通讯员 孙同兵 文先 图/通讯员 万年船

11月28日,笔者和十多个好友驱车到廉江市和寮镇一紫玉米基地。有许多外地的游客早早到达这里,基地的工作人员马上到田里剥下一些玉米须和玉米胞衣,为大家捧上淡紫色的玉米茶水。闻一下、品一口,玉米的清香沁人心脾……

紫玉米基地主人“不凡哥”真正的名字叫祁应裕,“不凡哥”在抖音有超百万的粉丝。近年,在大城市打拼后的“不凡哥”毅然回到家乡,在紫玉米身上找到致富的“密码”,引领乡亲们共同探索乡村振兴路。

游客走进紫玉米迷宫“寻宝”后留影。

百万粉丝网红回乡创业

42岁的祁应裕出生在广东省廉江市和寮镇六凤村,大学毕业后,在大城市打拼了十余年的他精明能干,30多岁时就在六凤村老家建起了别墅。六凤村位置偏僻、经济落后,年轻人大多在外务工。祁应裕是有家乡情结的人,每次回村,心里总是默默想着为家乡做点什么……

去年春节期间,村干部钟敏和对祁应裕说:“你脑子灵活、见多识广,考虑回村里搞生态农业吗?”虽然生态农业对于祁应裕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行业,但他觉得,家乡山水好、空气好,的确适合发展生态农业,祁应裕决定挑战这个新“工作”。

紫玉米。

“在家门口就可以赚钱”

尽管对农业不精通,但祁应裕做什么事儿都有一股倔劲。他想,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一定要干出个模样来。看书、查资料、拜访专家、下地干活……祁应裕在做足功课后,锁定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开发紫玉米系列食品。去年5月,他首先承包了村里的100多亩撂荒地,开发紫玉米生态种植基地。

转眼到了收获时节。在基地的晒场上,30多位妇女忙着翻晒紫玉米棒、紫玉米须、紫玉米芯。“在家门口就可以赚钱”,一位大姐介绍:她们每天工作8小时,工资日结100元一天,既不耽误打理家务,又可以赚点家用。

用紫玉米的须和外衣煮茶,入口清香。

打造紫玉米食品产业链

和寮镇全镇约6万人口,没有工业企业,没有形成农业特色产业,经济相对落后。如今,该镇看好紫玉米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不仅要扩大规模,还要提升发展质量,走好“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道路。

今后准备采取“公司+农户”发展模式,发展以紫玉米为依托的生态观光产业。

目前,该产业基地采取观光旅游、认种玉米等方式,每天吸引不少游客来参观。基地还开发了一些游戏项目,如紫玉米迷宫,深受年轻人的喜欢。

“现在种植面积还不大,争取到明年扩种到1000亩左右,规划建设现代化深加工生产线,届时将为农民土地增收、当地村民就业提供有力保障。紫玉米面、紫玉米须茶、紫玉米果糖、紫玉米醋饮等系列产品受到消费者的欢迎,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和鼓舞,一定要把紫玉米产业做到细而精、大而强,为乡村振兴做出成绩。”祁应裕如是说。

编辑:林霖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