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用心用情办实事 学史力行践初心

——我市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纪实

2022-01-16 08:36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记者 林宇云

“原本要来来回回跑好几趟才能办完一件事,现在跑一趟就能办好了。”……在刚刚闭幕的市两会会场上,不少来自企业的代表、委员给我市营商环境整治提升的成效“点赞”。

作为我市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自选动作,开展“营商环境整治提升年”活动让群众和企业有了更多的获得感,也成为我市扎实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的生动诠释。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各级各部门始终紧扣“办实事、开新局”的总体要求,主动担当作为,广大党员践行初心使命,察民情访民意,立足本职岗位开展为民惠民便民的服务,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真正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民办实事的实际行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聚焦顶层设计 上下联动鼓实劲

学史力行,实干为民。我市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重点工作统筹谋划、部署推进,推动活动有序开展。

时间回溯到2021年3月4日,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召开。

“要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守人民情怀。深刻领悟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的要求,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要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结合‘营商环境整治提升年’活动,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动员大会对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发出了动员令,也吹响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号角。

迅速动员部署——制定印发《“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指导推进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组织召开全市“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推进会,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全面梳理存在问题并部署推进举措。

坚持以上率下——各级领导班子发挥“关键少数”作用,率先垂范,带头开展实践活动,做到“有目标、有措施、有结果”,确保实践活动走深走实。

学践结合动员——用好“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工作方法,各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紧密结合“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活动,把学党史同推动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及时跟踪问效——分批分步对各地各部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情况进行督导,推动各地各单位主动作为、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对列进重点民生项目清单的项目,抓好统筹协调、督促指导推进,用好“巡回指导+日常调研”两结合模式,采取随机抽查、明察暗访、调研访谈等方式,及时跟踪问效。

聚焦群众所需 靶向施策出实招

群众的满意度,就是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试金石”。

我市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经广泛收集、征求意见,共征集民生实事项目927项,其中筛选100个群众“急难愁盼”项目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市四套班子领导和法检两长带头认领民生实事项目72项。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市927件“我为群众办实事”民生项目已全部完成,切实解决了一批“老大难”“硬骨头”问题。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抓防疫即是保民生。2021年年6月6日,吴川市出现一例本土病例,牵动着全市人民的心。我市坚持把疫情防控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在处置吴川本土疫情中,市委、市政府领导坐镇一线、靠前指挥,卫生、交通、公安等系统共13014名党员干部赶赴现场,组建272个临时党支部、500多个党员突击队奋战抗疫一线,以“快、准、狠、稳”的硬措施夺取了吴川疫情防控攻坚战的胜利,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营商环境的好坏,事关地方高质量发展大局,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针对多年来形成的营商环境积病,市委、市政府痛下决心,开展声势浩大的“营商环境整治提升年”活动,全力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2021年明确的70项目标任务已如期完成,政府投资类项目和社会投资类项目审批时限分别压缩至45、33个工作日内,实现了线上开办企业0.5天办结等目标,持续优化了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催生了一批新的市场主体,为湛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聚焦创新提升 为民服务见实效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各地各单位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有的放矢,对标对表市委“五个立足”重点任务要求,梳理重点民生项目清单,重点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保障基本民生需求、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便民利民、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五个方面办实事,进行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尝试,做到为民服务有温度,便民措施有力度。

市委组织部选派科技特派员、选调生、高校毕业生参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大力培训“土专家”“田秀才”“农村工匠”等农村实用人才。市人社局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建成4个省级“粤菜师傅”培训基地和4个省级大师工作室,开展“粤菜师傅”培训和带动就业5.79万人次;推动技工院校与重点企业创办“宝钢班”“冠豪班”等校企双制班,开展各类技能培训8.46万人次。市教育局加强学位建设,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10615个、公办幼儿园学位7090个。市卫健局推动22家医疗机构对接联通广东省电子健康码信息平台,实现“一码就医”;推动16个县级公立医院改造,推进5家医院建设,建设20间“湛江市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市医保局将职工医保、居民医保门特病种范围分别由原来的31种、28种扩大到57种,并取消居民医保门特病种起付线。市民政局规划配建养老服务设施2.23万平方米,建成10个县级社区居家养老示范指导中心。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推出公积金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和延时服务,让特殊人群办理业务更加便捷。市总工会建立“粤工惠·湛江号”普惠服务平台,撬动社会资金800多万元,为工会会员提供政策宣传、组织建设、困难帮扶、权益维护、技能提升等各类特色服务350万人次。市水务局牵头解决2330条自然村98.9万群众集中供水问题。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统一申报受理平台实现市、县、镇、村四级全覆盖。市直机关工委重点安排市“营商环境整治提升年”活动第一类参与单位上线“行风热线”节目12期,累计为群众共解答解决各类问题337个。徐闻县首创“徐闻菠萝”高铁专列主题宣传,让徐闻菠萝“香飘四海”、实现“滞销”变“畅销”,田间收购价与去年最高价相比增长一倍。遂溪县创设“线上实时拍卖整树采摘权”营销方式,帮助农民卖好荔枝。市商务局联合廉江、坡头等地加快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及镇、村级电商服务站点建设,对廉江红橙、官渡生蚝等特色农产品开展线上线下推广,形成“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等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雷州市在全省率先设立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服务中心,推动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市委网信办开展“湛江市‘微心愿·暖港城’网络公益活动”,帮助1940个困难学生完成微小心愿、解决实际困难。市文明办联合市直关工委、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开展“七个一百”志愿服务活动,以志愿服务赋能办实事惠民生……

一个个“小切口”,撬动了群众生活的“大变化”;一项项务实举措,铺展出一份份群众满意的民生答卷;一桩桩民生实事,切切实实办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湛江广大党员干部用心用情用力,勾勒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温暖画面,有力检验了我市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效。

编辑:梁海飞、岑川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