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圆满落幕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志愿者们不畏严寒,无私奉献,以一流的服务品质、一流的保障水平、一流的纪律作风,高标准、严要求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充分展示团队风采,弘扬了志愿者精神,他们自信温暖的微笑成为了本届冰雪盛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21岁的湛江籍清华大学大二学生李文韬,就是这些“小雪花”中的一员。2月25日,记者连线北京,对他进行了专访。

彩排间隙,李文韬(中排左二)等清华大学冬奥会志愿者在鸟巢合影留念。
入选清华1200多名“小雪花”中的一员
李文韬生于2001年,家在霞山区,小学就读于湛江市七小,在湛江二中港城中学念初中,在省城的广东实验中学度过高中生涯。从小品学兼优的李文韬,2020年考上清华大学,所学专业是化学生物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我是通过清华大学集体志愿者报名的途径,参加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志愿者选拔的,要经过填写报名表、参加面试等多个环节。”过五关斩六将,通过层层选拔,最终入选冬奥会志愿者后,李文韬在2021年9月到2022年1月,和其他志愿者一起接受了线上网课、线下讲座等形式的培训,只有完成一定指标的培训才能正式上岗。
据悉,清华大学共组成6个组参与冬奥会志愿活动,参与师生总数达1200多名。作为国家体育场即鸟巢“馆校对接”的主责高校,清华大学承担了冬奥会、冬残奥会四场开、闭幕式的志愿者工作。其中,2月4日冬奥会开幕式当晚,共有782名清华志愿者服务开幕式,为所有高校中最多。包括开幕式标兵145人、开幕式演员12人、现场服务志愿者502人、集结疏散服务志愿者123人。场内,清华承担了11个业务领域的工作,无论是赛事服务、礼宾接待等通用领域,还是技术、公共卫生等专业领域,从台前到幕后,从业务到技术,横跨多个专业领域,难度更大,要求也同样更高。全体志愿者用最大的热情、最美的微笑、最高的标准共同完成了本次志愿服务,为冬奥会成功开幕贡献了清华青年力量,再次向世界展现了中国青年风采!

2月20日冬奥会闭幕式当天,志愿者李文韬在鸟巢留影。
志愿服务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
“我的主要工作,是参与在国家体育场即鸟巢举办的冬奥会与冬残奥会的开幕式、闭幕式共4场演出的志愿服务,正式服务的时间是2月4日、2月20日、3月4日与3月13日。期间,还要参与一些筹备与彩排的环节。”
李文韬介绍,他和小伙伴们工作的具体内容,包括引导观众入场、维持看台秩序、为观众提供一些场馆设施的基本信息以解决观众所需等,“最令我难忘的经历,是在冬奥会开幕式、闭幕式结束后,我们志愿者与观众们热情道别时,看着他们脸上洋溢着的灿烂满意笑容,我深深觉得自己的工作是充满意义的。”
“北京冬奥会是举世瞩目的冰雪盛会。精彩的开、闭幕式,向世界展示了良好的大国形象;激动人心的竞技比赛,完美地诠释了体育精神,也让世人看到了中国冰雪运动的进步和飞跃发展。”李文韬说,能作为一名志愿者参与其中,他感到非常光荣,“我只参加了冬奥会开、闭幕式的志愿服务工作,所以很遗憾没能遇到来自家乡湛江的中国雪橇国家队队员彭俊越。但我所在的志愿者团队,同样有来自清华大学的其他湛江籍同学。冬梦飞扬,雄心激荡。在中国北京首次举办的冬奥会上,能够留下来自祖国大陆最南端的湛江人的印记,很骄傲很自豪!”
服务冬奥会 对冰雪运动产生了浓厚兴趣
无论是在广州读高中,还是在北京念大学,李文韬往年的假期都是回湛江和亲人团聚,只是今年寒假因为要志愿服务冬奥会,首次留在首都过年。冬奥会期间,全体志愿者放弃了过年与家人团聚的时光,忍耐着寒冷的天气,化作温暖的雪花,为这个举世瞩目的冬天奉献温热,让志愿之光照亮了冰雪赛场,充分彰显了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除夕那天,我们志愿者团队自发举办了晚会。无法回家过年的同学们,都聚在一起其乐融融地庆祝春节的到来。父母都很支持我参加冬奥会志愿服务,认为这是一件意义重大的活动,能够亲身见证和经历如此盛事,与有荣焉。”李文韬说道。
李文韬动静皆宜,平时喜欢看书、看电影,热爱游泳和健身运动,是一个很好相处的阳光大男孩。他说:“这次冬奥会,又让我对冰雪运动产生了浓厚兴趣,认识和喜欢上了一大批中国冰雪健儿们。”
虽然常年在外学习打拼,但李文韬一直心系家乡。“从个人角度来看,我在湛江生活的满足感在不断提升。赤坎和霞山的观海长廊变得更加美丽,每次回家都能感受到湛江的活力和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希望家乡越来越好,我会永远支持和热爱她!”
展望未来,李文韬表示要继续努力学习,提升自己,不断拓宽发展空间,计划读完本科后再读研究生深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