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关爱听力健康 聆听精彩未来

3月3日全国爱耳日

2022-03-03 15:56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文:林宇云 通讯员:林颖 吴东晓 视频:廖世超 配音:翟方润

在公交车上用耳机听歌、看视频;“煲电话粥”根本停不下来;经常泡酒吧、KTV……这些行为在我们生活中看起来十分平常,殊不知耳边的噪音可能会对我们柔软、脆弱的耳朵造成严重的影响,一不小心就会将我们带进“无声的世界”。

2022年3月3日是第23个全国爱耳日。哪些原因可以导致听力损失?患有听力损失会有什么不良影响?日常生活中如何爱护我们的双耳?今天让我们来共同关注用耳健康吧!

“十聋九哑” 听力障碍有诸多负面影响

据世卫组织2021年的《世界听力报告》称,全球约20%人口,即15亿人有听力损失,其中4.3亿人听力较好的耳朵有中度或以上程度的听力损失。到2050年,预计近25亿人患有听力损失。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患有听力语言障碍的残疾人约为2780万,占全国人口的1.679%。由于药物、遗传、感染、疾病、环境噪声污染、意外事故等原因,我国出生的先天残疾儿童每年约增加3万人,约占出生人口总数的4%-6%。

专家表示,听力损失如果得不到解决,会对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包括沟通、儿童语言和言语的发展、认知、教育、就业、心理健康以及人际关系等。

首先,听力障碍严重影响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对儿童的影响尤其明显,使儿童使语言发育迟缓,学习和认知能力差,严重者“十聋九哑”。

其次,听力障碍会导致孤独、孤立和沮丧感,特别是对老年人而言,听力障碍是导致老年痴呆的明确原因。如果听力障碍儿童没有及时获得康复的机会,他们会感觉自己在社会交往中被排斥。

在经济社会方面,发展中国家的听力障碍儿童很少接受学校教育,成年人的失业率也更高。即使找到工作,和一般劳动者相比,听力障碍者在职场中处于较低级别的比例也更高。除给个人带来经济影响外,还会对家庭、对社会造成沉重负担。

注意预防幼儿听力障碍

为了降低耳聋发生率,控制新生聋儿数量的增长,预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自21世纪初,我国已逐渐开展了0-6岁儿童的听力筛查工作,对新生儿在出生时和42天进行听力筛查。未通过筛查的新生儿,将进一步详细检查,以确保听力障碍的婴儿在3个月内被发现。对于通过筛查的新生儿,也应在6个月、1岁、2岁、3岁、4岁、5岁、6岁各进行一次听力筛查,以及时发现听功能异常。

对于有耳聋家族史的孩子,应进行耳聋基因检测,以便发现耳聋基因,及时采取针对性预防和治疗措施。如携带PDS基因的孩子,需避免头部碰撞、不宜参加剧烈体育活动或用力吹奏乐器、用力擤鼻等;携带药物性耳聋基因的孩子,禁止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链霉素、阿米卡星等。

中耳感染是儿童期听力障碍的主要病因。预防感冒、避免平躺喂奶或呛奶,洗澡或游泳时防止呛水和耳道进水等,可减少中耳炎的发生。小儿也要加强体质锻炼,减少脑膜炎及流行性腮腺炎等病毒感染导致的感音神经性聋。

此外,照顾儿童时要禁用耳毒性药物;避免接触噪声,如长时间使用有音响功能的电子产品;家长不要自行给儿童挖耳;预防异物进入耳道等。

避免接触噪音 远离嘈杂环境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拥有健康的耳朵呢?湛江中心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赵云峰和我们分享一些关于爱耳、护耳的常识。

研究表明,37%的听力残疾与噪声损害密切相关,噪音会缓慢损伤人的听力。近年来,伴随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以及歌厅、酒吧等娱乐场所增多,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因不当用耳发生噪声性听力损失的风险日益加大。

赵云峰主任医师提醒,要避免接触噪音,不要戴耳机睡觉,尽量避免在嘈杂的环境中听歌,用耳机听音乐音量控制在最大音量的60%,时间控制在60分钟以内。

生活中,也要尽量远离嘈杂环境,如果工作场所避免不了噪音,可以使用耳塞、耳罩等防护装置。休闲放松时,声音吵杂的夜店、电子音乐会等就少去或尽量不去。在空间密闭的KTV里面,音量也尽量调低一点,避免对耳朵长时间的刺激。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注意调节生活方式,节制饮食,减少脂类食物摄入,戒烟酒,降低血脂,积极防治心血管疾病,并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当情绪激动或者着急之后,人的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可使内耳小动脉血管发生痉挛,造成内耳供氧不足,严重者可导致突发性耳聋。

此外,经常按摩耳廓、捏提耳垂、按摩风池穴等,对耳朵有保健作用。

为普及“爱耳”保健知识,提高全社会爱耳意识,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经常组织耳鼻咽喉科医生开展爱护听力的科普宣传,向各位街坊,特别是妇女、儿童、残疾儿童家长宣传和普及耳聋预防及康复知识,呼吁大家积极参与听力筛查、听力残疾预防工作,在老年人中积极宣传和科普耳聋预防知识,加强老年人身体保健,强化助听器知识,提高老年退休生活。

【关爱听力残疾群体】

      市聋人协会主席呼吁:加强聋人技能培训 推进聋人康复事业

记者从市残联获悉,截至2022年2月25日,我市持有残疾人证的听力残疾人8388人,比往年有所增加。

广东省聋人协会副会长、湛江市聋人协会主席刘婷告诉记者,长期以来,由于爱耳宣传不够,聋人对自己的认识比较模糊,有的人不认为聋人是残疾人。其实老人耳聋是可以办残疾人证的,可以享受国家福利,但许多人不清楚或者碍于面子不敢公开。再加上一些听力障碍人士还没有达到评残的标准,因此,湛江实际的聋人和听力障碍人士人数远多于持证聋人,估计有几万人,占全省比例也较高。

就业困难是聋人遇到的最大问题。“聋人在本地就业待遇相对较低,大部分人都选择到珠三角一线城市去打工。如果能考取工业类的职业技能证书,就可以在当地企业获得更好的就业岗位和待遇。但目前,还没有学校针对聋人开设工业技工专业。老师要比划着一个一个教学生,需要付出巨大的时间成本。”刘婷坦言,在湛江,除了特殊学校,没有别的教育机构向聋人提供教育和培训,而特殊学校面向聋人的专业多数是美术、设计等,毕业后很难与健全人的艺术生竞争。虽然学校也有开设点心师、木工等技工专业,但满足不了聋人的求学需求。许多聋人期盼到企业生产岗位去就业,但现实是他们只能当普工。

既然聋人后期康复治疗、教育培训等需要花费巨大的成本,及早发现并通过科技手段帮助聋人恢复听力,能为国家和社会减轻负担。十年前,刘婷到香港访问,当时香港有2所特殊学校,新冠肺炎疫情前她再次访问香港时,其中一所特殊学校已经关闭了。“我深有触动,那些听障孩子听力康复成功,可以进普通学校就读了。”刘婷说,目前,省内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在聋人康复方面投入资金较大,手段比较先进。但湛江还是欠发达地区,聋人康复事业发展较慢,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可喜的是,国家在“十四五”期间将逐步推出一系列措施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如给不能通过听力筛查的婴儿佩戴助听器,可以在最佳时机最大限度地帮助听障婴儿康复听力。这是广大听障儿童及其家庭的福音。


编辑:廖世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神舟十八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
  • 亚洲首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建造完工
  • 雷州英利集中式共享储能电站举行投产运营仪式
  • 勤修剪精造型  “绣”出道路颜值
  • 作家马伯庸在湛江开讲 :解密苏轼“八面受敌读书法”
  •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