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让古村古韵在乡村振兴中绽放新活力

2022-03-04 08:18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林无涯

昨日,记者在徐闻县南山镇二桥村看到,该村正加快市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目前已经建设了古渡口、古城墙、古桥、古榕苑等景观项目,并实施了古道修复和村容村貌改造工程。

(3月3日《湛江日报》)

古渡口、古城墙、古桥、古榕苑、古道修复……在推动乡村振兴、探索文旅开发的过程中,各村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而徐闻南山镇二桥村,则突出了一个“古”字。在其它村庄纷纷“造网红”“赶潮流”的时候,二桥村另辟蹊径,要让古村古韵在乡村振兴的东风中绽放新鲜活力,令人期待。

二桥村,是有故事的村庄。它地处徐闻县西南海滨,前峙三墩,南临琼州海峡,北偎港头港。有学者认为,在西汉开辟海上丝绸之路时,就是从二桥、南湾、仕尾的半岛形岬角一带启航的。1990年5月,广东省考古学者在二桥村发现大片汉代遗址,有大量板瓦、筒瓦和戳印纹陶片,特别是首次发现“万岁”瓦当。如今,二桥村位于大汉三墩旅游区,因此,依托古韵来推动文旅开发,二桥村是有相对优势的。

古村落,是一笔珍贵的历史遗产,凝聚着乡愁。当前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古村落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体现出其文化价值。如果说古村的“气质”是相对优势,那么其已经老旧的“颜值”就是一大硬伤。如何一方面保护古村的“气质”,加强对村中古建筑、历史遗迹的保护,另一方面进行活化,突出人文特色传承,让古村“颜值”提升,融入现代气息,是古村推进文旅开发中必须深入研究的一大课题。比如报道中提到的“古道修复”,如何能适应如今生产生活所需,但又不至于变成“水泥路”,而是升级成为村中文旅的一个新亮点?

在“无特色不网红”的当下,科学把握乡村差异性,努力挖掘乡土文化根脉,让自己最具独特优势的符号元素凸显,才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让美丽乡村有自己独特的“气质”、鲜明的“个性”。从报道来看,二桥村的诸多景致虽都围绕“古”字做文章,但古桥、古榕苑,甚至古道、古渡口其它地方也不是没有,如何才能拥有“特”的优势呢?

除了古韵的营造,让游客拥有“穿越”般的体验感同样重要。云南昭通市一景区也是以古韵切入,推出撒网打鱼、古琴演奏、小舟品茶、传统农耕等古风活动,让一些工作人员穿上古代服饰泛舟河上,或煮茶弹琴,或撒网捕鱼,受到摄影爱好者和游客的欢迎。同时,这个旅游区专门打造“洒渔烟柳”的旅游品牌,营造“万条垂下绿丝绦”的诗意环境,吸粉无数。这种古风展演丰富了乡村旅游元素和活动内容,拓展了旅游资源,为乡村游注入了传统文化的活力,很值得借鉴学习。

编辑:林霖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