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以来,湛江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站高级工程师陈小宏,广东海洋大学教授谢恩义、崔建军博士及湛江湾实验室谭华强博士等人组成“渔业轻骑兵”,先后到硇洲岛、雷州市乌石镇和遂溪县黄略镇调研,深入水产养殖企业和养殖户塘头,并进行交流探讨,推动大型海藻在湛江市养殖。
湛江市是海洋与渔业大市,水产品年产量125万吨,连续16年居全省地级市首位。但是,水产品产量中海藻类产量占比却极低,容易造成局部海域生态环境失衡。因此,亟须发展大型海藻类养殖,以改善环境,保障水产养殖健康发展。
广东海洋大学谢恩义教授及湛江湾实验室谭华强博士团队均从事大型海藻研究多年,谢恩义在海藻资源调查时发现,异枝江蓠是可以度夏的可食用经济海藻,其含藻胶相对较少,口感好,是一种优质食材,很有推广价值。异枝江蓠粗养在静水海水塘亩产可达3万斤,不需投入多少成本和劳力,应该可以像龙须菜一样,形成大的产业。礁膜,俗称绿紫菜,也是一种很好的食用海藻。谭华强在硇洲岛发现了大量野生皱紫菜,这些皱紫菜个体大,可耐高温,非常适合湛江养殖。它营养价值非常高,可产出紫菜饼、海苔和美容护肤品等多种产品,市场广阔,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通过调研,专家们决定今年在硇洲岛、乌石镇和黄略镇同时开展异枝江蓠、礁膜和皱紫菜养殖试验,通过池塘、扇贝养殖浮排吊养,总结经验再推广开来,推动湛江市大型海藻产业化,助推湛江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