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在徐闻县前山镇云仔村的大路边,几辆小三轮农用车来来回回不停地将辣椒运到辣椒收集点,村里的农民有的将采摘的辣椒分拣,有点把分拣的辣椒装箱打包,有的把打包好的辣椒装上大货车,一派繁忙的景象。
就在离辣椒收集点40多米的田地里,是一个400亩的高标准现代农业种植园,80多名村民正在采摘辣椒,他们看着长势良好的辣椒,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但谁又曾想到,这里过去却是撂荒近20年的土地呢?然而这一切改变,得益于华南农业大学乡村振兴服务站的“牛哥驿站”。
徐闻县前山镇与共建单位研究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发展方案。
盘活撂荒地建设高标准示范园
2021年7月,广州市南沙区派来的驻镇帮镇扶村干部刘少泳、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姜峰进驻徐闻县前山镇开展乡村振兴工作。
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兴旺,打造优势产业。没有产业,农民无法增收,乡村振兴就无从谈起。徐闻县前山镇农业资源十分丰富,辣椒、高良姜、菠萝、香蕉等作物都是当地主导产业,规模大,历史久,名声远。但是,这些产业各有短板,大而不强,全而不优,收而不富。
如何让这片丰茂的土地绽放出奇迹?前山镇党委书记符从亮与南沙区派来的驻镇帮镇扶村干部刘少泳、华南农业大学姜峰教授都在思考着这个问题。
他们商讨出这样的思路,用三年的时间打造三个标杆:一个全产业链发展的优势产业标杆 ,一个返乡入乡在乡创业、联农带农共同富裕的典型人物标杆,一个特色农业产业的优势品牌标杆。以此为基础,探索形成一个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模式。
他们做出了路线图:盘活云仔村前的撂荒地,建设高端辣椒健康种植示范基地,以此科技示范基地为牵引,再将科技驱动辐射到菠萝、高良姜、对虾等产业上去,形成优势产业集群。
要改变云仔村前的撂荒地谈何容易:这块地面积400亩,已撂荒了20年。整个地块高洼不平,有些地方长满杂草灌木,有些地方则沙土裸露,寸草不生。由于地势低洼,一到雨季,周边雨水汇集,时常发生洪涝灾害。尤其是,这里距海岸线仅1公里,平日海风大。姜峰教授取土化验,发现这里沙多地薄,养分贫瘠,有机质不足0.3%。
敢教荒原成沃野,誓将沙碛变绿洲。大家很快形成共识,并分工作业。
他们在闲置的云子小学建起了华南农业大学乡村振兴服务站(牛哥驿站),引入华南农业大学的技术与师资力量,规划在这里建设4个中心:党建引领教育活动中心、电商运营中心、职业农民培训中心和农产品展示中心。
牛哥驿站负责培养一批返乡入乡在乡的创业领军人物,将辣辣、菠萝、高良姜等培育成为特色优势领军产业,打造一批前山优势农产品知名品牌。
2021年7月,八辆推土机、挖掘机与四辆拖拉机开进了这片撂荒的土地,轰隆隆的机声打破这片宁静的原野,唤醒了这片沉睡的土地,奔忙的机械、穿梭的工人,仿佛为村落忽然注入了生机。
当地农民在高标准辣椒种植园种植辣椒。
靠科技实现辣椒高质高产
一个高标准的现代农业健康种植示范园在人们的企望中建成了。按照规划,400亩地先期用于建设辣椒健康种植示范园,打造高端鲜食辣椒优势品牌,并作为教学实习点向农民传播健康种植技术。以辣椒健康种植园为核心,辐射至菠萝、高良姜、香蕉等主要作物种植区。后期建设规划每个区各取100亩作为健康种植示范基地,由华南农业大学派专家重点解决菠萝“黑心病”、高良姜“黄叶病”与“姜瘟病”、香蕉“枯萎病”等关键病害,建立健康种植技术规范化标准。以此,打造三种作物健康种植的新标杆、新品牌,谋划农产品深加工产业。
华南农业大学的技术支持团队对全园进行了功能分区规划,针对沙土贫瘠问题,全园施行水肥一体化设计,以沙土为基质,以水肥为营养,以微生物改良,实施现代农业栽培方案。
为了便于示范推广、减少成本,专门设计了物美价廉的水体储存、水肥混合、滴灌排布等设施,降低成本45%。为了减少海风盐分的危害,采用竹竿鼎力围网设计方案,成本仅为钢管薄膜模式造价的三分之一。为了提高辣椒的耐盐性,专门筛选耐盐、解磷解钾微生物菌群及青枯病拮抗微生物,对土壤进行全面改良。
在辣椒健康种植示范园,铺滴灌带、覆盖防草膜、接驳水肥管等一系列操作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但是,在种植行间距上引起村民的议论:“平时我们一亩地至少种3500棵,甚至到4000棵,这才种植1800棵怎么行?”
前山镇辣椒种植,已有多年历史。虽然整体上看有一定规模,但多数是农户自行种植,成方连片的少之又少。由于缺乏技术支持,辣椒产量徘徊在5000斤/亩左右,且品质良莠不齐。
当地每棵辣椒产量不足2斤,而姜教授他们的目标是每棵产量8—10斤。要在5个月的采摘期内实现这个目标,没有良好的透光通风无异于缘木求鱼。
化“不可能”为“一定能”,方可展现科技魅力。姜峰对两个返乡创业的小伙子说:“这种沙地过于贫瘠,农民认为我们干不成,但我们有决心、有能力,不仅要高产优质,还要成为市场畅销品。”
正在他们摩拳擦掌要大干一场的时候,两场台风接踵而来,大自然的威力考验着他们的决心、信心和耐心。
2021年10月8日,“狮子山”台风登陆海南琼海沿海后,径直转北而上,8级台风裹挟着暴雨掠过徐闻前山。一时间,大雨倾盆,洪水顺势汹涌而下,仅仅两个小时的功夫,400亩基地变成一片泽国。刚种下去的40亩辣椒及已起好的垄背被淹没在洪水里。三天后,水势渐褪,辣椒苗却只剩在高处的10亩幸存下来。强风直击后的辣椒苗,叶片荡然无存,只剩下一根根“光杆”在风中颤抖。
祸不单行。2021年10月14日第18号台风“圆规”又呼啸而至。400亩农田,再次被肆虐的洪水漫灌;30亩刚补栽的苗子,被大水横扫而光。两场暴雨浇灭了刚刚升腾的希望。
此后七天,天渐晴。姜教授来到现场查看灾情,给大家鼓劲,提出抢抓节令机遇,在机械无法进入的情况下改由人工种植。经过积水冲刷后的土壤变得紧实,有经验的老农叹息着直摇头,在他们看来这种地不重新翻耕是不可能种植的。然而,科技再次展现了神奇魅力:十多天后,全园一派绿意盎然。
“撂荒地”变身“产业园”
当下,在一些农业发达的地方,农民工紧缺的情况下,如何为55岁以上身体健康尚且具有轻体力劳动能力的人开辟一条职业化道路?
牛哥驿站以辣椒种植作为产业帮扶的切入点, 让400亩荒地实现价值重塑,将“撂荒地”变身为村边的“产业园”。通过土地流转,为农户带来了地租收入,让120多人有了相对稳定就业岗位。
一位村民一边采摘辣椒一边对采购商说:“我们没文化、年纪又大,出去打工没人要,现在能在家门口干活赚钱太好啦。” 一位村民告诉记者:“村民在这里干活一个月可以取得4000多元的收入。”
为了让村民更多地了解辣椒,他们除了种植了螺丝椒、皱椒、陇椒外,还引入了樟树港辣椒、大方丑椒、线椒等新品种。而且,他们加大传播力度,让科技力量惠及千万家。谁家的辣椒发病了,就立即前往查看;谁家的香蕉有问题了,就送去救助方法。一名村干部称赞道:“牛哥驿站真的牛啊,与村民传统种植辣椒一对比真的不一样,科技真是了不起啊……”。
符从亮说:“今后要彻底解决示范园的排水防洪问题,加强职业化农民培训,组建现代农业服务与托管队伍,加快技术推广步伐,让更多农民受益”。
牛哥驿站引导农民种植辣椒优质丰产的好消息不翼而飞,示范园周边的农户来了,下桥镇、龙塘镇的辣椒种植大户也来了,遂溪县、雷州市等外地种植户也来了。在园区里,有的新奇地打量着辣椒的种植方法与长势,有的在水肥池边饶有兴致地琢磨供水系统。一名邻近村庄的村民说:“这辣椒一天一个样,我家种的已收完,这里的还长势良好,卖的价钱一天比一天高,今后我也按牛哥驿站的技术规范种辣椒。”
3月9日,前山镇党委与徐闻县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局、金融系统、前山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开展企地党建共建活动,研究筹划如何以现代农业示范地基为依托,发挥党建引领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前山种植业在品种选用、技术革新、现代服务、产品营销上实现步调协同,将前山镇打造成南方高端菜椒生产基地、高端菠萝生产基地、职业农民输出基地。
我们期待着前山镇智慧农业示范基地传来农民增产丰收的喜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