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北部湾城市群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提出,2025年初步建成蓝色海湾城市群

北部湾向海经济加快发展

众多湛江元素亮眼

2022-04-09 14:49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文/记者卓朝兴 实习生苏文苑

湛江是海洋大市,滨海风情迷人。记者 张锋锋 摄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向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海南省人民政府,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有关直属机构,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出关于印发《北部湾城市群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的通知:《北部湾城市群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已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函〔2022〕21号),请认真贯彻执行。

4月7日,国家发改委官方网站首页“通知公告”栏发布了《北部湾城市群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全文。值得关注的是,该《实施方案》中很多内容提到湛江。

发展目标

2025年初步建成蓝色海湾城市群

《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2017年实施以来,广西、广东、海南三省区健全工作机制,大力推进重点任务,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以石化、冶金、能源、粮油加工为支柱的临港产业集群初步形成,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南宁、海口、湛江等重点城市人口和经济集聚能力不断增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约7个百分点。

“十四五”时期,我国与东盟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放合作更加深入,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持续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构筑,北部湾城市群发展机遇前所未有,必须更加积极主动作为,努力发展壮大。

该《实施方案》提出发展目标:到2025年,北部湾城市群进一步发展壮大,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一体化发展水平持续提升,生态环境优美、经济充满活力、生活品质优良的蓝色海湾城市群初步建成。南宁与周边城市同城化水平显著提升,海口、湛江城市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大中小城市发展更加协调。向海经济加快发展,现代化绿色临港产业基地基本建成,与东盟产业链供应链协作持续深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显著提升,以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城际铁路、高等级公路为骨干的综合交通网络更加完善,联通“三南”的快速运输通道基本建成,广西北部湾国际门户港、海南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1000万、500万标准箱,我国南方重要大宗商品储运基地加快建设。蓝色海湾生态格局筑牢向好,自然岸线保有率稳步提高,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稳定在90%以上,整体展望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区域性国际影响力的品质一流的蓝色海湾城市群。

湛江元素

推进琼州海峡经济带建设

推动湛江、北海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加快建设

值得关注的是,该《实施方案》中很多内容提到湛江。对南北钦防城镇发展轴,重点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临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中集聚,强化北部湾城市群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对接合作。对湛茂阳城镇发展轴,重点依托沿海综合运输通道,积极对接珠三角;提升“两极”和节点城市。发挥湛江传统大港优势,促进湛江、茂名的城镇、港口和产业联动发展。

交通——

港口高铁公路互联互通

在“推动交通设施互联互通”中,提到:打造北部湾现代化港口群。提升广东湛江港大宗散货中转功能,加强与主通道衔接。有序推进海口港、茂名港、阳江港等集疏运体系建设。创新航运组织模式,推动航运合作,加密拓展洲际航线,强化北部湾港口群协调联动,推进港口分工优化和航运服务现代化。

畅通交通运输大通道。建设南宁至玉林铁路至广湛铁路连接线、合浦至湛江高铁,提升西江航道功能,改造升级G72泉南高速公路。完善西向运输通道,建设南宁至凭祥铁路,规划建设云桂沿边铁路文山至靖西段,强化国际陆路通道互联互通。

规划建设湛江至海安(海口)高铁,推动建设南宁至湛江高速公路。整合琼州海峡两岸港口资源,打造琼州海峡客滚运输一体化投资运营平台等,推进琼州海峡港航一体化。建设高效便捷的都市圈交通网。贯通广西滨海公路、海南环岛旅游公路,形成环湾交通通道。推广交通“一卡通”服务和二维码“一码畅行”。

强化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提升海口综合交通枢纽国际服务功能,增强南宁、湛江、钦州—北海—防城港等综合交通枢纽、国家物流枢纽中转组织能力。

经济——

合作共建向海经济先行区

在“促进产业高水平分工协作”中,提到:建设向海经济体系。引导临港优势产业向沿海地区延伸布局,培育壮大高端金属新材料、绿色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轻工食品、能源、先进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集群,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打造向海发展的主导产业聚集基地。培育发展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海洋新材料、海洋生物医药、海上风电设备等新兴产业以及远洋物流、海洋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打造向海经济新支柱。推动海洋渔业等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发展海洋牧场、蓝色粮仓,建设现代渔港经济区。合作共建向海经济先行区,推进琼州海峡经济带和湛江、北海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

高水平承接产业转移。承接粤港澳大湾区消费品加工业、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推进“两湾”产业融合发展先行试验区(广西·玉林)、粤琼(徐闻)特别合作区、湛江—北海粤桂北部湾经济合作区等建设。

加强面向东盟科技创新合作。推动北部湾科技创新合作,加快建设北部湾国际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中国—东盟区块链应用创新实验室、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国家技术转移(海南)中心等产学研平台。编制海洋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实施向海科技创新行动,积极参与海洋领域国家重大科技研发任务,加强海洋领域重点实验室建设,支持第四海洋研究所等涉海科研机构和创新平台建设,壮大向海科技企业群体。纵深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社会创造力。探索设立新型研发机构和研究型高校,建立“绿色通道”引进粤港澳大湾区人才。

生态——

海岸带生态系统保护修复  红树林专项保护修复

在“共建高水平蓝色生态湾区”中,提到:筑牢陆海一体的生态安全屏障。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加快实施南方丘陵山地带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大力营造防护林。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以防城港东湾、北海廉州湾、湛江湾、海口湾、儋州湾、北门江河口等为重点,实施海岸带、内陆滩涂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程,开展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加强红树林、海草床、盐沼、珊瑚礁等保护修复,整治修复海岸线和滨海湿地,全面保护自然岸线。加快整合归并优化各类自然保护地,严控自然保护地范围内非生态活动,加强儒艮、中华白海豚、白头叶猴、坡鹿、金花茶、水松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候鸟栖息地保护。

编辑:陈广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