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雷州客路镇大家村发现民国时期的古民居与碉楼

2022-04-29 17:10 来源:湛江云媒 作者:通讯员徐茂能

大家村古迹虽已经逝去当初容颜,但如今它是雷州半岛乡村文化的精彩书篇。

于2022年4月24,笔者前往雷州市客路镇大家村,发现该村两处古迹犹存。在旧村前有古建碉楼一座,保护得完好无损。据村民说:碉楼建于民国7年(公元1918年),座落在村巷头,砖木结构。在碉楼前后、左侧的底层各有瞄孔与炮孔。瞄孔在上,炮孔在下,相距约3厘米的两孔通常说是“炮眼”,炮眼的建材是坚固的玄武岩。在碉楼外墙二、三层的四面中,二层各面右有四方形看窗,左有倒“T”字形的射孔,三层的射孔为“十”字形。这样的设计是方便于窥视和远近发射子弹。碉楼内存有当年用过的木梯,二、三层楼板还保存下来,承受力很好。在碉楼一屋外墙上,有一个由雷州市人民政府2017年9月26日悬挂的钢匾。匾字提示:“雷州市不可移动文物”。在旧村右边巷头,建于民国时期,有三座古民居连建同向在一起,上下屋以仅容一个人通过的横巷子相隔为同一家族的三户人家,各户建筑布局相同,都是一进一院七间。不同的是巷头第一家入户开门在左侧下一间,其余两户入门开在左侧中间。从入户门可以看出巷头第一座是这个家族的主人(一家之长)。这三座古民居都是砖木结构,墙壁分为夯土墙和包皮垣。夯土墙是雷州半岛红土地的建筑风貌。包皮垣是外墙用单边砖从下至上砌起,内墙用夯土垒起,内土外砖夹成坚固的而砖包砌外墙的,故曰“包皮垣”。这样的雷地古民居代表时代性建筑风格,具有建筑文化内涵和古建今观的风俗探究,主要文化研讨在“五行山墙、夯土墙”,还有入户门顶上的壁画和楹联,值得研究性学习和探讨性赏识。

大家村碉楼和古民居,具有雷州半岛乡村建筑文化代表性。在一座古民居中,见证了昔日大家村的安居乐业,和风乐土农家生活和工作。反过来,在一座碉楼中,足证了民国时期动荡不安的社会和村民保家抗贼的毅力。

大家村两处古建筑物,在新时代乡村振兴,尤其是文化振兴中,可以做为乡村文化工程给予策划和塑造,打造成为本土文化工程和乡村特色文化景观。

编辑:岑川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