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是一种美好的感受,也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5月14日的湛江日报头版,两篇细节满满的报道,透露着战“疫”中的“湛江温度”——
温暖,来源于“战”在一起的肩并肩。连日来,13个地市的卫生疾控力量,800多人的队伍,在湛江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流调溯源中心内24小时连轴转。办公在桌面、吃饭在桌面、甚至睡觉也在桌面,争分夺秒只为跑赢病毒,写下了“举全省之力打好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歼灭战”的生动注脚。
温暖,来源于“湛”在一起的心连心。连日来,一趟趟“公交超市”穿过村道十八弯,将基本生活物资送到坡头各地,一句“哪里的群众有需要就去哪里”是践行初心的承诺,一句“政府为我们想得周全”是感恩之心的回应。心连心、心贴心,激荡起“打好打赢湛江疫情防控大仗硬仗”的源源动力。
自“0506”本土疫情发生以来,我们虽然经历了很多困难,但遇到了更多凡人英雄,见证了无数感动时刻,被一个又一个动人故事激励和鼓舞。这些暖心瞬间,为湛江战“疫”注入了温暖力量。
疫情防控,越是严和紧,越要细和暖;越是细和暖,越能严和紧。“从严从紧”,一不留神,就容易被做成冷冰冰、硬邦邦、一刀切。在“从严从紧”的管理中注入“从细从暖”的服务,把严紧与细暖同时做到,既是战“疫”之需,也是体现城市温度、人文关怀的标尺,考验着一座城市的辩证思维、统筹能力。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疫情防控,同样要在“细”上发力,不仅要以细节彰显防控力度,更要以细节体现城市温度。当前,湛江疫情防控正处于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我们既要全面快起来、严起来、紧起来,以快制快、从严从紧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又要进一步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不断细化优化疫情防控举措。服务“细”起来,人心才能“暖”起来。在封控管控区、隔离酒店等重点区域,既要强化执行力、战斗力、约束力,又要关心关爱管控人员、基层工作者,特别是对老人、病人、小孩等隔离人员,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用温心暖心贴心换得安心放心舒心。
“从细从暖”的服务,关键是要从“心”出发。
一方面,是要特别关注“心灵绿码”的守护问题。疫情防控的高压下,不仅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一线的医护人员、疾控人员、社区干部和志愿者容易出现焦虑、压抑等心理情况,那些居家隔离、封控管控区的密接、次密接人群和普通群众也有可能出现无助、抑郁、失眠、过度担心害怕等情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狭小的空间内,可能会因为一点小事不断累积放大而导致摩擦。充分利用好“云媒帮”等求助平台和心理医生、心理教师等专业力量,帮助市民群众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守护好“心灵绿码”。
另一方面,是要当好战“疫”一线人员的“暖心人”。连日来的大规模核酸筛查,一线医护人员、保障人员、志愿者身体上、精神上都进入了“疲惫期”。要尽可能改善战“疫”一线人员的工作和休息环境,在确保防控不松劲、标准不降低的基础上,安排好轮班、休整等工作。广大市民群众,也应积极配合支持他们的工作,要做到帮忙不添乱,严格落实自我防护、非必要不出居民小区、扫“场所码”等措施,配合做好流调工作,共同当好战“疫”一线人员的“暖心人”。
暖在寻常处,爱藏细节中。让我们继续坚定地风雨同舟、共克时艰,用温暖联结更多的心灵,用温暖释放更强的力量,早日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歼灭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