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大儒黄庭坚在《寄黄几复》一诗中感叹:“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意思是说:当年,我们在桃李春风之间开怀畅饮,是何等的快乐,可惜岁月无情,山高水远,一晃已经十年没有见面了。
从古至今,文人与酒,似乎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或“花前独酌”,或“对酒当歌”,时而“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时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汉代哲学家焦延寿,在其《易林·坎之兑》一文中称:“酒为欢伯,除忧来乐”,或许,这就是文人或“非文人”都贪恋杯中之物的缘由吧。
小时候,我是反感喝酒的,这主要是因为,爱喝酒的爷爷和爸爸,都曾因喝酒,在我心里留下过阴影。
一次,爷爷喝醉了酒,到厨房盛了一勺子猪油,倒进了炉子里引火。要知道,爷爷过日子相当仔细,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若是平时,奶奶炒菜时多放几滴油,爷爷都会心疼得连呼“败家”,他怎么舍得平白无故糟蹋这一大勺子猪油呢。事后,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爷爷,爷爷心疼得顿足捶胸,不断扇自己的嘴巴,从此戒了酒。
爸爸不喝酒时,脾气是相当好的,他经常在下班后,跟我们几个孩子说说笑笑,或一起听听广播、看看电视,那时候,我们是快乐而幸福的。可爸爸一旦喝多了酒,就变得十分可怕,他似乎看谁都不顺眼,对我们非打即骂,每当那时,我和弟弟妹妹们,都吓得躲在一个角落,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我第一次喝酒,是在读高三的时候。一个周末的晚上,我和好友偷偷跑到校外小饭馆,要了一盘最廉价的炒菜,还喝掉了一瓶啤酒,不知是我俩酒量太小,还是那时的啤酒劲儿大,总之,我们俩是踉踉跄跄、互相搀扶着回到学校的。
发现自己还有些酒量,是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我过生日那天,同宿舍的几个兄弟集资请我吃饭,也叫了白酒,大家敬我,我若坚决不喝,自然是过不了关的,于是便硬着头皮喝了几杯,本以为会酩酊大醉,可第二天醒来,竟然头脑清醒,连令人痛苦不堪的早操都没有耽误。
参加工作后,喝酒的机会就愈发多了。毕业三十年来,大大小小的酒局不知参加了多少次。酒场上,结交了很多一见如故的新朋友,也曾与话不投机的老相识分道扬镳;享受过美酒带来的快乐,也饱尝过醉酒后翻江倒海的折磨;酒后曾一口气写出万字长文,洋洋洒洒,感受着“李白斗酒诗百篇”的豪迈,也曾子夜独酌,搜肠刮肚挤也写不出一行心仪的文字,乃至喟叹自己“江郎才尽矣”。
大学毕业后不久,我曾到俄罗斯远东地区担任俄语翻译。那时候,前苏联刚刚解体,俄罗斯经济濒临崩溃,通货膨胀十分严重。我初到国外,人生地不熟,心里不时萌发退意,每天都想着早点儿辞职回国。支撑我坚持下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结识了一位喜欢喝酒的俄罗斯朋友,他叫沙萨,身材堪称“伟岸”,高度至少在一米九五以上,蔚蓝而深邃的眼睛,满脸金黄色的胡须,一个成色很足的洋帅哥。他几乎每天晚饭后,都会约我去他的房间聊天,而每次都要喝上几杯低档的伏特加。他讲到自己故乡的小城,讲到童年的快乐时光,讲他曾经的漂亮女友,讲到当时的迷茫与痛苦,我们时而开怀大笑、一饮而尽,时而各想心事,慢慢小酌。那段时间,我和沙萨的纯真友谊,填补了身在异国的孤寂,也让我的俄语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突然有一天,他微笑着对我说:“我要回家了,以后不会来这座城市了”,果然,第二天他就提着大包小包离开了酒店,我把他送到了车站,从此再没见过他。他的家乡,在乌克兰。
还有一次记忆深刻的酒局,是在内蒙古的首府呼和浩特。那是2001年7月的一天,我准备离开那座城市,到遥远的南方工作。那天晚上,我们在一家小酒店的门外摆了两张桌子,二十几个好朋友一起给我饯行,大家都喝了很多酒,说了很多难舍难分的话,我们彼此把臂膀搭在一起,高声唱起“送战友,踏征程,默默无语两眼泪,耳边响起驼铃声”,歌声在楼宇间盘旋回荡,二十几个北方男儿的泪水,在绯红的脸颊上尽情流淌。
年岁逐增,酒量变小了,但通过喝酒悟出的道理,似乎又多了起来。那些终日酗酒买醉、借酒浇愁的朋友,我一向是不赞同的,只要有机会,就会劝他们节制,或干脆把酒戒掉。那些一辈子滴酒不沾的朋友,自然节省了很多应酬的时间,身体也免受了酒精的侵害,当然是好处多多,但我想,人若永远清醒,没有一刻的自我麻醉,是否会活得更加辛苦呢?
一老兄为自己定下“每顿三两”的“限酒令”,无论什么场合,无论谁来劝酒,只要喝到三两,就坚决不再续杯,这样的自律,实在令人钦佩。其实,喝酒和做事都是一样的道理,只有把握好“度”,才不至于“过” ,也不至于“不及”。
胡适先生在谈及他与旧式妻子江冬秀的婚姻时,曾调侃说:“岂不爱自由,此意无人晓。情愿不自由,便是自由了。”
婚姻如此,喝酒或许也是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