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8日是第十四个“世界海洋日”和第十五个“全国海洋宣传日”。8日上午,市自然资源局、经开区管委会、市科协等单位在硇洲镇那晏湾联合举办了2022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题宣传主场活动,携手广大居民、学生开展海洋生物放生、海滩清理、红树林种植、科技进课堂等互动,引导社会公众不断增强自觉保护海洋生态意识,以实际行动推动生态优先海洋强市建设。
启动仪式上,与会领导嘉宾参观了海洋保护生物救护、海洋科技下乡展板。各相关单位纷纷作表态发言,学生代表也宣读了海洋保护倡议书,号召全民行动起来,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争做海洋生态守护者。
我市是海洋大市,全市海岸线总长2000多公里,其中大陆海岸线长1200多公里,占广东省海岸线三分之一。湛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大力推动现代临港产业发展,凝心聚力共建“红树林之城”,打造湛江城市新名片。
在海洋开发利用的同时,海洋生态修复工作也在持续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市科协与市自然资源局等部门以“世界地球日”“世界海洋日”为契机,举办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积极引导社会公众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活动场次达30余次,受益群众达3万余人。
在硇洲镇主会场,工作人员与学生代表在海边放生了一批活力满满的海洋生物,其中大海龟1只、中华鲎200只、鱼苗1万尾、虾苗20万尾。随后,工作人员还清理了海滩垃圾,并种下一棵棵红树苗,为湛江打造“红树林之城”添油助力。
当天,我市还在霞山区观海长廊栈道开放海洋科普展览并在赤坎区金沙湾广场通过LED屏滚动播放海洋公益宣传片;各县(市、区)也结合各地实际,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积极引导社会公众学习海洋知识、增强海洋意识、建设海洋强市,推动全市上下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让“湛江红树林”成为湛江生态建设的新名片。
据悉,我市“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海洋日系列宣传活动将一直持续到今年9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