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激活内驱力,让多彩非遗焕发生机

2022-06-13 17:16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张忠德

在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之际,6月11日,湛江非遗纪录片《我们诞生在湛江》正式上映。影片通过16项非遗代表性项目充分彰显非遗的魅力,描绘出湛江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保护、传承、弘扬的美好现状。(据6月12日《湛江日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是先辈通过日常生活的运用而留存到现代的文化财富,更是历史的真实见证。湛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众多,涵盖面广,文化底蕴丰厚。对于非遗的保护发展,湛江交出了亮眼成绩单。截至目前,湛江共有9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目录,48项省级非遗名录,49项市级非遗名录;共有市级以上非遗传承人163名。事实表明,建立起一套项目性保护与整体性保护相结合、抢救性保护与生产性保护并举的机制,对于促进湛江历史文脉传承和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从本质来看,非遗本身就是一种“活”的文化遗产,其生命力的核心在于其传承性与活态性。换言之,只有恢复非遗自身“造血”机能,保持其活性状态,才能促进其传承与可持续发展。在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中,一些非遗通过活化利用已成为著名的网红产品,不仅创造了极高的经济效益,也创造了庞大的就业岗位。这充分说明,非遗经济价值的挖掘潜力十分巨大,未来无疑会成为地方政府发展特色产业的强大内驱力。

强化支持,传承创新。在保护抢救非遗的同时,还需加强对传承人的支持力度。一方面,采取更为有效的扶持激励机制,如设立非遗创业基金、创业奖励资金等,通过“奖、扶”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提高非遗文化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提高非遗传承人的社会认可度。另一方面,提供必要的非遗传承场所,保障“传帮带”作用的有效发挥。此外,做好“非遗+”文章,与乡村旅游点、旅游企业等进行合作,通过发展非遗文创产品等方式发挥旅游推广效应。当然,通过拍摄纪录片等方式广泛宣传非遗文化,讲好非遗故事,对于扩大非遗影响力和提升其品牌价值,无疑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一代一代做下去。不仅需要行政和财政的持续支持,还需要法律、科技等各项措施的环环相扣。可以说,只有不断激活非遗内驱力,才能让多彩非遗焕发无限生机。

编辑:何海清
值班主任:何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