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非遗宣传片《我们诞生在湛江》我们看到了湛江非遗正以相宜的产业形态发展着。
名闻遐迩的雷州非遗美食,如田艾叶搭饼、蛤蒌粽、特色籶粽,拥有二百年的民间手工制作史,材料必为雷州大地生长的野菜、糯米、粘米、花生、芝麻、雷州产的红白砂糖与本地优质水源,手工制作程序精细复杂,烹饪火候极其考究,口感与营养出类拔萃。这些饼粽是雷州本地人的家常美食,游子心中的乡愁。我的在外地工作的亲戚好友节假日返回家乡雷州时总要饱尝这些儿时舌尖上的至爱美味,踏上返程总会把这些特色美食精心打包带回去让同事邻里分享。在深圳工作的堂侄欲回家度假时必会提前在电话里告诉爸妈备做足够多的饼粽。堂侄说他那些吃尽都市美味佳肴的同事对这些土特产赞赏有加。每次他回家,同事们总会毫不客气地要求他多带一些上来。目前,这些非遗美食老字号产业正打开发展蓝图:一,与时尚的西式饼点融合,以连锁综合店的经营模式跨出五湖四海。雷州的龙头企业壹加壹便是典型的代表;二,与预制菜产业加盟,通过新型包装,打出外地;三,与半岛旅业相携手,以头号特色饮食推介给游客。这些饼粽便于随手带,易保鲜,价格便宜,作为归途中的手信甚适合。
雷州是蒲草的产地,蒲草手工艺在雷州民间源远流长,经济文化底蕴深厚。雷州先民蒲草编织早于新石器时代,鼎盛于清代民初。民国时期雷州“蒲包皇帝”王世兰王世良兄弟每年销售蒲草包2000万张,值银3000万元。尽管昔日的蒲草织品远离当代人的生活舞台,而申报为非遗的蒲草手工艺在当下再度被传承与弘扬。人们把创意、环保理念、时尚元素注入民间蒲草手工艺里,蒲草编织品与室内装璜、灯饰、潮流衣着装饰、环保式床上用品等产业融汇打造,珠联璧合,发展壮大,成为深受当代人青睐且盈利颇丰的工艺产业。雷州沈塘镇的华蒲灯饰有限公司创造了一根蒲草撬动千万元产值的神话。近年来,在湛江大地上,蒲草文化基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蒲草成为湛江村民们脱贫致富的金草。
非遗艺术瑰宝——雷剧与姑娘歌,吴川木偶戏与飘色,傩舞,蜈蚣舞,人龙舞,舞狮,在当下弘扬非遗的肥沃土壤里绽放异彩。这些非遗民间传统文化正以舞台娱乐艺术品、民间传统节日履行仪式、校园教育、师徒授艺、舞队等形式茁壮成长,为传递远古先民声音、赓续文脉大做贡献,同时为乡村开辟了收入可观的又一条就业途径。
对待非遗我们应积极厚植发掘、保护与传承的沃土,让更多尚在深闺中的非遗揭开历史的神秘面纱,促其以相应的生态形式融入当代产业中,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