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方寸之间展现致富“法宝”

2022-07-10 06:53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文/图 记者赖寒霜 通讯员张思燕

毛雷老人随手一抓,满手都是蠕动的“软黄金”。

近日,廉江市安铺镇退休老干部毛雷又到位于九洲江岸边的种养试验地里,挖出10斤蚯蚓,以60元1斤的高价供货市场。

毛雷笑称,一小块地,种作物、养蚯蚓,相互促进,生态高效。只要创新种养模式,就能摸索出一条生态致富之路。

开辟种养结合新路

毛雷老人已退休10多年,他恋土爱乡,一直致力于为家乡发展贡献余热。

前几年,他看到当地有大片的农田丢荒,萌生了通过自身实践为农民种地找出一条致富之路的想法。

安铺镇的九洲江出海口一带土地平坦、肥沃,供水充足,但许多农民因为种植模式滞后,效益不佳,便撂下肥田外出务工了。

毛雷决定下田当农民,亲近土地,为种地寻找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高效之路,让土地生金生银,解决撂荒现象。

几经思索,并通过市场调查和研究,他尝试利用自己过去学到的农技专长,走种养结合的新型生态农业之路。

说干就干,2017年开始,他就在自家院子旁边、紧挨着九洲江的岸边,开辟出几平方米宽的“试验田”。他用石块垒起土墙,又扛起锄头到野外挖蚯蚓,放生在浇湿的土里,然后收来瓜果皮等喂养地龙,地表上再种植大薯、香芋等绿荫作物,逐步发展现代立体生态农业。

蚯蚓是一种陆生环节动物,繁殖性高,可高密度养殖,它在中药名称为“地龙”。蚯蚓喜湿怕干,喜温怕光,昼伏夜出,是杂食动物,喂养果渣、菌、薯渣的蚯蚓,长成后可晒干作药用,产量高、价格好,一亩年产值可达好几万元,目前国内不少地方已开始人工养殖,市场前景广阔。

小蚯蚓成为土里“软黄金”

“南方湿热地带更适合养殖,产量高,品质好,效益更佳。”毛雷老人一边介绍,一边带着我们走进他的试验田。他表示,只要找对路子,撂荒地也能“活”起来。

记者看到,不大的一块土地上种满了农作物,生长繁茂,那挺直的香芋叶子竟有一米多高,方寸之间展现出蓬勃生机。

毛雷笑称,地上的作物长得好,地下的蚯蚓便长得壮,而蚯蚓是土地的松土机、打氧机、施肥机,土里养蚯蚓,则能给地面的作物施肥松土,农作物长得特别好,平常三五斤重的大薯能长成20斤,肥硕香芋要两只手才能拔出来,又香又粉。

毛雷扒开一处地面,就能见到湿土中一条条爬动的蚯蚓,他随手一抓就是一大把。他介绍道,地表作物反过来又给地龙遮光保湿,互为作用,达到平衡,这样的土里一平方米可养蚯蚓10000条,养殖一个多月可采收,产量达20斤,收入1000元,这土地真的生“金”了。

据悉,毛老自养殖蚯蚓以来,几平方米的试验地每年仅出售蚯蚓就赚了几万元,种出的大薯香粉高价,试验田展现新农业新方向,毛老也成为了当地“老人创业”的名人,如今这种生态高效的种养模式引起了当地农民的关注,一些农民开始向他学习养殖技术。

毛雷说,养殖蚯蚓并不很难,只要学好技术,做好保湿遮光,浇地下水,按时喂食,蚯蚓就长得快、长得好,采收容易,往地面洒一把米糖或注水,蚯蚓就自己爬出来了,劳动量不大,可持续性强,效益非常可观。

地表下养蚯蚓,地表上种作物,互生互长,这种模式可使一亩地年产值达10万元,并且在当地很具推广性,能给当地农民生态致富开辟出新路子。

一条条小蚯蚓成了“软黄金”,成就大产业。毛雷表示,自己年纪大了,无法大面积养殖了,只希望农民可以学到技能,创新创业,走上生态致富新路。


编辑:陈广灏
值班主任:莫松萌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湛江港宝满港区集装箱码头一期扩建工程项目顺利完成首根海上沉桩
  • 非遗项目式学习成果亮相“5·18国际博物馆日”
  • 百名中学生共绘“鲜美湛江”
  • 首航!湛江钢铁—越南海防国际班轮航线开通
  • 霞山区举办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活动
  • 港城大花萱草绽放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