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人,他们在军队历经磨砺锻造,投身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艰苦的环境中锤炼出钢铁意志。数年后,他们挥别军营,带着刻在骨子里的军人本色,奔赴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他们,像钉子,铆在哪里都有力;像基石,铺在哪里都坚实……从军人到大桥工匠,南三岛大桥建设项目TJ2标中铁大桥局项目经理黄国豪正是其中之一。
黄国豪(右)检查施工进度。 通讯员 供图
军人转身为大桥工匠
生于1965年的黄国豪是江苏海门人,198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1989年,黄国豪在南海舰队服役,守护南海海疆。
退役后,黄国豪转业进入路桥行业。30多年来,转战全国十多个项目的他,与大海、桥梁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路桥建设潜水工、桥梁装吊工一步步上升到项目经理、党总支书记,他通过自身锲而不舍的努力,转身为大桥匠人。
2015年,黄国豪来到湛江,担任化湛高速TJ31标项目经理。2020年,他又带领队伍承担南三岛大桥项目TJ2标的建设任务。黄国豪雷厉风行、带队有方,常年与数十家参建单位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带领着队伍在粤西地区辛勤耕耘数载,为化湛高速和南三岛大桥项目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指挥作战”锻造“项目尖兵”
倾尽全力做桥梁施工,从前期策划到过程控制,保安全、抓质量、促进度、增效益,黄国豪确保了自己参建的所有项目均完美收官。
这一次的“战场”,是南三岛大桥项目。炎炎夏日,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黄国豪头带安全帽,身穿反光衣,仔细检查着现场的施工安全、质量、进度等。“我们几乎天天都能在工地上看到他。”谈起黄国豪,工人们如是说。
黄国豪一方面加强对关键工序和重要部位的检查监督,另一方面狠抓工艺流程以及施工重难点,严格控制时间节点,确保整个施工任务高质如期完成。
化湛高速TJ31合同段全长为17.1km,施工期间劳务协作队伍多达20多家,管理难度非常大。为了提高管理效率,黄国豪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确保各个组织协调一致、齐心协力。
2017年初,化湛高速洋官塘枢纽互通的两条匝道桥现浇梁施工进度达不到项目部要求的施工进度,究其原因,现浇梁施工劳务队作业人员有些不足,现浇梁合同签定的劳务费用也偏低。了解这一情况后,黄国豪再次召集项目班子成员商讨,一致通过对劳务队施工进度给予经济上的奖罚,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施工任务的劳务队给予重奖的方案。随后派人与劳务队负责人沟通,达成共识后,与劳务队伍签定节点目标奖罚协议。
协议规定两条匝道桥现浇梁施工完成时间是当年5月20日,在当年5月13日洋官塘枢纽互通的两条匝道桥现浇梁施工节点提前七天完成。
两年来,南三岛大桥项目TJ2合同段克服特大桥建设标准高、管理跨度大、组织难度大等诸多因素,先后获得业主春季、旱季等各种劳动竞赛奖项3次之多。荣誉的背后,是黄国豪带领着大家埋头苦干、默默奉献跑出项目“加速度”。
“协调有方”促成“事半功倍”
从业30多年,黄国豪将部队的作风带到工作中,为人正派、雷厉风行、心细如发,其思想政治观念、组织纪律、工作作风优势明显。
在工程管理中,项目经理的沟通和协调能力是项目“加速前进”的关键,这对于项目取得成功是必不可少的,而黄国豪的优势则在于其优秀的组织协调能力。
项目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免不了碰上一些困难。对此,黄国豪进一步加强与各方联系,并跟沿线党支部开展了各种共建活动,进一步畅通了沟通渠道。
每逢“六一”儿童节,黄国豪都会组织项目部到沿线学校开展送温暖活动,赠送上百个爱心书包和篮球等物品给当地学生;重阳节期间,他也会组织工会到敬老院和贫困对象家中开展志愿者服务,与当地村民和谐相处,充分赢得村民的理解和支持。
如今虽快到退休的年龄,但56岁的黄国豪工作干劲仍不减当年。“跟他合作非常愉快……”他组织员工参加化湛高速、南三岛大桥项目建设,被化湛管理处评为“雷厉风行、有作为有担当”的项目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