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苗的发展,关系中国人的饭碗安全。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打好种业翻身仗”,再次明确了种业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
日前,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扶持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发展的通知》,根据企业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等关键指标,从全国3万余家种业企业中遴选出69家农作物、86家畜禽、121家水产种业企业机构,加快构建“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国家种业企业阵型。
在国家水产种业阵型企业名单中,我市的海茂种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及广东恒兴饲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入选南美白对虾“破难题”阵型;在国家畜禽种业阵型企业名单中,广东壹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入选国家畜禽种业生猪“补短板”阵型。
多年研究为中国对虾行业注入“湛江芯”
吃虾,贯穿湛江人一年四季的餐桌。过往,中国对虾中心在北方,但传统对虾品种遭遇白斑病毒打击,产量下滑严重。1998年,南美白对虾在湛江试养成功,我国对虾养殖中心开始由北往南转移,湛江也因此成为“中国对虾之都”乃至全球对虾中心。
在恒兴国家“863”计划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恒农兴邦 种业芯片”八个蓝色大字格外引人注目。多年育种之路,恒兴在对虾苗的研究上从未止步,为求突破对虾繁育瓶颈,打造中国水产种业“芯”。
据了解,基于群体/家系选育、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等技术,恒兴与中山大学建立了南美白对虾抗病毒、抗弧菌品系的选育方法,成功选育了抗病毒品种“中兴1号”、抗弧菌品系“中兴2号”等具有特定性状的新品种/系,以解决优质种虾“卡脖子”问题。
“‘中兴1号’选育成功后于2011年通过国家审定,是我国首个获得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的南美白对虾抗病品种,同时是目前国内唯一以抗白斑病毒为选育目标的品种。”据恒兴工作人员庞涛介绍,“中兴1号”与早前夏威夷引进的南美白对虾相比,抗病评价指数提高47.22%,养殖成活率提高约20%。
目前“中兴1号”在北方,包括天津、山东、河北等地有多个合作生产基地,年均销售亲虾4-5万对,在北方的鱼虾混养塘、大水面虾塘和大汪子盐田生态养殖模式还得到广泛的应用,“中兴1号”虾苗养殖成活率80%以上。
“我们每年派驻工程师指导和服务客户亲虾生产,亲虾生产效果优良,交配率高达80%以上,单产达25-30万幼体/尾亲虾。”庞涛接受采访时说。
值得关注的是,恒兴种苗培育研究人员同时将“中兴1号”的技术注入更多的国产品牌当中,为中国对虾行业注入“湛江芯”,其中的“恒兴虾苗”“中联虾苗”“邦侬虾苗”便是优秀种苗代表。
据了解,恒兴虾苗,是恒兴专家团队根据中国区域养殖环境、市场特点等,结合以往养殖情况,再经过系列的对比和测试,不断筛选和优化亲虾品种,从而精选出最合适当地养殖的亲虾品系。其中高抗系适合大水面低密度淡水混养模式,大小均匀,抗病性强,养殖成活率高,在粤西和广西,超80%养殖户因此赚钱,近5年来受养殖户追捧;快大系则适应于高密度精养模式,生长速度快,养殖稳定性强,近3年在珠三角养殖成功率达90%以上。
中联虾苗,是国内最早通过ACC认证和GAP认证的虾苗品牌之一,也是最早进行规范化、流程化生产的虾苗品牌之一。中联虾苗注入“中兴1号”以及恒兴虾苗的强大基因,使得养殖终端的抗病表现和产量明显提升。
而邦侬虾苗,作为“中兴1号”升级产品之一,是针对华北地域特点而量身制定的升级品系,该技术自今年2月投产以后,成功率普遍超90%,在上海、浙江、如东、东营、辽宁等地甚至创下了近100%成功的成绩。
引领对虾产业向高抗稳产方向发展
育种是一项高风险、大投入、具有长期性特点的事业。为了打破虾种源长期以来被美国等垄断的局面,作为行业的“虾苗大王”,海茂种业在育种之路上深耕超过30年。
谈及海茂种业,让人想起的必然是其“海茂1号”种苗。据了解,“海茂1号”是海茂集团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金海角水产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选育的南美白对虾新品种。作为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水产新品种,“海茂1号”已成长为湛江地区养殖的优势品种。
“种苗培育事关老百姓‘菜篮子’和养殖户的‘钱袋子’,我们希望培育的虾苗都是优质、安全、美味的,因此我们花费了五年的时间培育出了‘海茂一号’。”该公司工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海茂一号”是以普利茂(PRIMO)高抗系种虾和从国外引进的快大系种虾为育种基础群,采用家系选育和品系杂交方式,是经过连续5代选育获得兼具高抗和快大两大优势性状的新品种。
种苗的质量决定着行业发展的成败。“海茂一号”在同等养殖条件下,成活率比快大系提高20%以上,生长速度比PRIMO高抗系提高15%以上,适合在我国人工可控的海水、咸淡水和淡水区域中养殖。
该公司工作人员表示,接下来海茂种业还将推进与科研院校之间的产学研合作,针对新病毒、新弧菌等病害做定向选育,进一步提高苗种的抗病能力,希望以此解决“卡脖子”种源难题。
新闻背景链接
广东南美白对虾品种培育,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一是收集资源,探索开展自主选育。南美白对虾是全球水产养殖产量最高的对虾,我国1988年从国外引进,1992年实现全人工育苗,随后开始在国内逐渐推广,2003年一度达到全球养殖产量的60%,但每年均需从国外高价大量进口种虾,导致产业发展不但缺乏竞争力,而且时刻面临种源受限的困境。因此,我国迫切需要加快南美白对虾种质创新和良种培育。为打破美洲国家在南美白对虾领域对种源的垄断,2005年,我省组织中山大学、湛江海茂水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加强多渠道对南美白对虾核心种源的引进与交换,积极探索新种质创制和新品种培育工作。
二是打破垄断,自主选育初见成效。基于国外育种经验,运用选择育种理论,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科研单位联合水产种业企业,应用群体选育、家系选育等方法,积极开展新品种培育,于2010年成功培育出南美白对虾“中科1号”“中兴1号”新品种,实现了国产南美白对虾新品种零的突破。但是这两个新品种均是以生长速度为主要选育指标,性状单一,难以适应我国复杂多变的养殖环境。鉴于此,我省于2011年继续加大对南美白对虾品种培育研究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强与多个国家级科研团队科企合作,南美白对虾育种工作由此开启新征程。
三是坚持创新,缓解种虾进口依赖。育种需要持续改良。中科院、中国水科院等国家级科研单位持续参与我省水产种业新品种培育工作,通过应用大数据集成,采用BLUP选育等育种手段,我省于2016年和2017年相继育成3个南美白对虾新品种并扩繁推广,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南美白对虾种源严重依赖进口的问题。但培育的南美白对虾种质量不稳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培育多性状、广适性的新品种迫在眉睫。
四是实现突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在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海茂集团全资收购美国种虾公司,引进PRIMO(普利茂)高抗病力对虾品种,围绕对虾成活率提升持续培育,成功培育出“海茂1号”。海兴农集团积极利用2019年破译的南美白对虾基因组图谱,在“海兴农2号”的基础上,围绕生长率持续选育提升,也取得重大进展,培育出“海兴农3号”。“海茂1号”和“海兴农3号”在生长速度、存活率、抗病性等方面均有了重大突破,综合生产性能达到了国际水平,尤其适合我国养殖环境和模式,今年7月这两个品种通过国家新品种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