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为要带孩子跑几趟派出所,现在社区里住进了穿‘蓝衬衫’的叔叔,我们在‘家门口’就解决了入户问题。”近日,陈女士找到湛江市公安局霞山分局新村派出所社区民警黄警官为孩子办理入户手续,黄警官麻利地制作问话笔录、审核材料、核查户籍信息、出具证明,然后告知陈女士到新村派出所户籍窗口即可办结。
这是湛江市公安局霞山分局推广社区警务新模式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湛江市公安局贯彻落实中央政法委、公安部和省公安厅的部署要求,打造“微派出所”,深入推进城乡社区警务建设工作作为强基导向的具体举措。
一站式服务 让群众办事如逛超市般便利
作为我市社区警务新模式试点单位,霞山公安分局以“建立标杆,复制推广”为理念,先行建成录霞社区警务室,并于2021年11月10日举办社区警务工作现场会,向分局各派出所推广。目前,分局已建成社区警务室62个,把社区警务室打造成为便利民众、调解矛盾、排查风险、消除隐患、规范管理的“微派出所”。
霞山公安分局现有社区民警131人,其中65名社区民警正式挂任社区(村)党组织副书记。“以前每当有警情提示音响起,我们就要匆匆忙忙开警车赶往现场,如果路面遇到堵车等情况,我们只能在车上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海滨社区挂职副书记邹警官说道:“现在我们由‘下’社区转为‘驻’社区,社区发生警情马上就能赶到,大大提高了处警效率,快速回应了群众的报警求助。” 2022年上半年,霞山公安分局在社区落实“一站式、自助式、预约式”服务工作模式,推行“无节假日工作制度”,辖区社区警务室共受理各类出入境证件申请材料452份,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259次,收获锦旗21面、感谢信8封,最大限度将公安打击管理和服务窗口前移到社区,让群众办业务就像去超市一样便利。
做实民生警务 ““小区楼长”制打通便民最后一公里
社区民警推行“小区楼长”制度,依托社区警务基础建设和社区基础信息采集工作成果,以每一栋出租屋、每一栋小产权房为单位,把房东或管理人员作为“楼长”,构筑起集预警防范、便民服务和民意访查等职能于一体的社区警务微信群,实现警民社区信息直通互联,让群众享受更多“云警务”红利。截至目前,“社区民警+楼长”这对组合共化解矛盾纠纷357起,追踪回访率达100%。
“‘楼长’也是我们微信群里的‘管家’,他能帮助小区居民反映和解决很多民生问题。”小区居民称赞道。2021年9月份起,新村派出所率先推出“楼长制”,迅速壮大社区群防群治队伍,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积极性。2022年年初,临港派出所按照“谁出租谁负责、谁受益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在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部附近小产权房中推行“楼长制”,搭建起以“社区民警+楼长+家长+学生”的新型共建共治微信群,拉近安全防护距离。临港派出所容警官近日在对出租屋进行例行清查时,遇到来自湛江雷州市的张女士。张女士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但由于工作原因并不能时时陪伴在孩子身边,她对容警官说:“你们不仅守护了孩子们的安全,也引导他们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现在,我们即使不在孩子身边,也感到很放心”
社区“楼长制”打通了警民信息壁垒,过去传达不到居民耳中的信息,由“楼长”传达到人;而居民们反映的问题,也由“楼长”反映给社区民警,“楼长”真正发挥了带头收集社情民意、宣传“盗抢骗”防范知识、协助调解纠纷、维护社会治安的作用,并协助公安机关更及时、更精准地预防打击违法犯罪。据统计,2022年以来,临港派出所刑事警情同比下降43.75%,电信网络诈骗警情下降26.67%,调解治安矛盾纠纷成功率同比提高30%。
2022年1月至7月,霞山公安分局以深入推进城乡社区警务建设工作为抓手,结合城市发展实际,做实民生警务,全区盗窃警情、电信网络诈骗警情、侵财立案数同比分别下降4.20%、26.29%、32.73%,破获“两抢一盗”案件361宗,抓获盗抢嫌疑人16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