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想了解一座城市,最好去当地的博物馆和农贸市场,因为博物馆承载着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农贸市场呈现出这座城市的生活底色。
农贸市场是最具“烟火气”的地方,是广大市民的“米袋子”和“菜篮子”。农贸市场管理体现着城市的管理水平,是展示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窗口。
在文明城市创建中,农贸市场管理一直是个难点。在文明创建测评中,农贸市场管理常常是短板弱项,容易失分,是整治督导的重中之重。
赤坎区百姓惠民市场经过升级改造后,面貌焕然一新,呈现出干净整洁、规范有序、大气美观的景象。市场外相关车辆有序停放。百姓惠民市场推进市场智能化管理。市场设有智能显示屏,信息滚动呈现。市场内所有商品销售情况及时可见,商品溯源也一清二楚。市民在这里购物充满着舒心、安心、称心。
百姓惠民市场是个民办市场,由百姓村自行筹资建设,自行组织管理。市场升级改造完成时就高标准筹划,高质量推进,形成一套严格规范的制度。市场始终瞄准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强化员工管理,坚持长效机制,从细微处入手,用“锈花”功夫把农贸市场管理得井然有序。市民给予很高的评价。
时至今日,农贸市场管理仍然是个“老大难”。赤坎区百姓惠民市场在管理方面值得一些农贸市场管理者前来学习,学习他们有强烈的亊业心和责任感,把市场当成自己的家来建;学习他们注重细节、坚持常态抓、抓常态;学习他们心系顾客,用真情大爱便民惠民利民;学习他们从严管理,赏罚分明,打造一流的管理团队。
如果说城市各大主要街道广场是城市的“面子”,那么农贸市场和背街小巷等就是一座城市的“里子”。外表的光鲜亮丽固然重要,但“里子”的质量水平绝不可忽视,必须以更大的力度治好管好。希望各级下定决心把农贸市场建设成干净整洁、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购物场所,确保百姓的舌尖上的安全,让广大市民手中的“菜篮子”拎出满满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