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湛江迎来了腾飞崛起的重大机遇,激活了投资“潜力板”,中国宝武、中国石化、中海油、巴斯夫等世界500强企业投资工业项目稳步推进。(9月6日《湛江日报》)
城市,是一个庞大而有机的完整生命体;而企业,是其中至关重要的构成要素与发展动能。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与企业,就是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企业的创造力,代表着一座城市的创新力和成长力,决定着城市的未来;而城市的支撑力,决定着企业拔节生长的“天花板”,成就着企业的辉煌。湛江振兴需要企业,企业发展选择湛江,这是一场“双向奔赴”。
湛江地处内陆之南、南海之滨、海角之尾,自古以来就是一块战略要地,是经略南海的门户城市。时至今日,湛江已经成为“双区”、两个合作区、海南自贸港、西部陆海新通道、北部湾城市群等一系列国家战略的交汇点。近年来,坚定扛起“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和“与海南相向而行”重大使命的湛江,迎来了跨越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和战略窗口期,发展定位更是空前提升——从“北部湾中心城市”到“省域副中心城市”;从“广东经济新的增长极”到“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从“与海南相向而行”到“国家战略联动与融合发展的重要连接点和支撑点”;从“一带一路”海上合作支点城市、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到“服务重大战略高质量发展区、陆海联动发展重要节点城市、现代化区域性海洋城市、全省区域协调发展重要引擎”四个战略定位……湛江不再“偏”,湛江不再“远”,湛江不再“慢”!
机遇前所未有,更应倍加珍惜。审视今日之湛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与关键都落在“产业”二字。要全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要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要各项主要工作指标迈入全省第一方阵,关键还是取决于经济水平、产业实力,关键就是要向产业要优势、要底气。而抓产业,重点在抓集群。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无论是城市进阶,还是产业升级,几家企业、几个园区撑不起湛江的梦想,只有聚企成链、聚链成群,才能挺起振兴的脊梁。当前,湛江重点打造绿色钢铁、绿色石化这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智能汽车千亿级产业集群。中国宝武、中国石化、巴斯夫等世界500强企业,就是我们梦寐以求的“链主”“龙头”。世界500强企业看好湛江,释放出强烈信号:塑造产业集群新优势的集结号,在湛江吹响了!在其影响下,将有越来越多上下游企业来湛补链强链延链,一条条优势产业链将在这片红土地上跃动欢腾!
世界500强企业看好湛江,看的不仅仅是机遇与优势,更有环境与服务。放眼当下,湛江迫切要做的,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从“单兵作战”变“抱团发展”,让集聚从“物理反应”变“化学反应”,让招商从“落地生根”变“开枝散叶”,以更温厚的城市生态、更清晰的集群思路、更高效的产业协同,不断放大“1+1>2”的集群效应。对此,作为“红树林之城”,湛江应积极打造企业与城市共成长的“红树林生态”。如果说城市是红树林,那么企业就是候鸟。这些市场的“候鸟”带着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良禽择木而栖,比来比去其实就是在比环境,所追求的是“共生、互生”。我们要为这些“候鸟”营造红树林般的生态:学红树林顽强不屈的意志,与企业一起“经风雨、见世面”;学红树林激浊扬清的正气,构建“亲”而又“清”的政商关系;学红树林互相成就的格局,为企业提供“避风港”和“安乐窝”。
企业拔节生长,城市欣欣向荣。在企业与城市的“双向奔赴”中,我们定能托起振兴湛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