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中秋时,又是一轮团圆月。近日,记者走进茂湛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现场,记录在他乡与岗位为伴、以高度的责任感坚守在建设一线的筑路人。
坚守岗位的“工程标尺”
9月9日,茂湛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现场,工人们在对比数据、调整复测,忙得不可开交……迎着热浪、扛着仪器,他的身影依然准时出现在工地。“现在正是抢抓施工的黄金季节,手里的活不能停。”李亚光笑着道,豆大的汗珠儿从安全帽里往下淌。整整5年了,他没有回家过中秋。
测量是工程的眼睛,容不得半点儿沙子。李亚光从事工程测量已经九年,自去年九月担任茂湛TJ6标项目测量队队长以来,始终秉承着“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坚持一切用数据说话,参与施测的各项数据从未出现丝毫错误,犹如项目上的一把“标尺”。
茂湛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是李亚光参与的第一个高速公路项目,第一次接触高速公路项目工作给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深感肩上责任重大。由于改扩建项目的特殊性,施工前需对路段的桥梁、通道、暗涵等结构物测量摸底,这大大加重了测量人员的工作量。为保证各项工序的顺利衔接,他总是扛着几十斤重的仪器第一个赶到现场,反复核准测量数据,结合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设计方案,真正做到“一桥一方案、一涵一设计”。为高质量完成测量任务,李亚光不厌其烦地调整、复测,任由火辣辣的太阳灼烧肌肤,只为追求无限接近零误差的测量精度。他知道,每1毫米精进都是背后汗水浇灌而来。
“妈,我好着呢,月饼给您寄回去了,别舍不得吃。”傍晚时分,李亚光终于能抽出时间给家里打上一通视频电话,一声亲切的呼唤、一番语重心长的叮咛,让李亚光感受到了母亲深深的牵挂。而他倾注了全部热情的测量事业,用自己的默默奉献和坚守,诠释出另一种中秋味道。
行走的“风火轮”
走进茂湛改扩建TJ1标施工现场,一个身穿荧绿反光衣、头戴安全帽、手拿钢卷尺的人影穿梭在忙碌的施工人群中来回巡查,他就是项目质检员谢燕雄。
“爸爸,今天是中秋节喔,你吃月饼了吗?”还在工地检查工程质量的谢燕雄,接到八岁小女儿打来的视频电话,嘴角扬起了甜蜜的笑容。今年是他在工地上度过的第五个中秋节。
自2019年项目开工以来,谢燕雄主要负责项目质量监督检查、工序交接及质量报检验收工作。在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检查中,他始终坚持“对事不对人、质量零容忍”的工作作风,做到对每一个施工细节跟踪检查、监督落实、指导整改,进行全流程的数据检测、记录和送检,确保每道工序合格,为推进项目整体进度保驾护航。
作为一名“把关人”,“腿快”是项目员工对谢燕雄的普遍评价。小到一颗螺丝钉,大到路面整体工程,从路面到交安再到房建,他奔波在施工现场的每个角落。在温度高达140℃的沥青摊铺现场,他顶着高温日巡上万步,两只胳膊晒得通红,身上的衣服总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一张张下发的整改通知单,伴随着谢燕雄忙碌的身影和永不停歇的脚步。“工程整体质量能够得到认可,我们的付出就是值得的。”他以不畏困难的勇气和舍身忘我的情怀诠释着工程质检人的担当。
“宝宝,过节让妈妈给你做点好吃的,在家要听妈妈的话。”透过一方屏幕,谢燕雄在工地上和“小棉袄”实现“云团圆”,诉说着浓浓的思念。挂掉电话,他顾不得停顿麻利地用衣服拭去额头汗水,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处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