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碧海蓝天守初心

2022-09-26 10:56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饶燕文

璀璨的钢花点亮了人们七彩的生活,清新的气息哺育着一个个斑斓的梦想,整洁的高炉改写了人们落后的记忆。这里是坐落在东海岛的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是宝钢四大基地之一。我有幸第一次走进厂区,走进神秘而又神奇,凝集着无数人心血和汗水的这块红土地。

1991年的东海岛迎来了第一批宝钢追梦人。黎明同志带领团队来湛江考察,站在杂草丛生的荒地上,为湛江钢铁描绘了一幅壮美的丹青。信念从此萌芽,理想从此扬帆。世世代代吃鱼虾长大的湛江人从此有了一个崭新的梦想。

岛上第一座办公楼在人们期待的目光中拔地而起。岛上第一条道路在压路机的轰鸣声中竣工验收。岛上第一个车间在打桩机的隆隆声中开始动工……每一个湛钢人不会忘记,太多的“第一次”在自己的手中用汗水抒写。

如今走在宽敞的厂区大道上,我们的心情和每一个湛钢人一样激动。这里绿树成荫,这里道路纵横,这里高炉林立。不见当年的红土高坡,不见当年的玄武石块,不见排放的废水废气。一个个热情的湛钢人为我们解开了绿色钢铁的谜团。

2015年9月25日,一号高炉顺利点火,标志着湛江钢铁的发展步入快车道。为了测量数据,专家们曾经七天穿破一双鞋,两昼夜不曾合眼休息,在近万条程序中,增加了自动化程序段,实现了炼钢车间的初步自动化。

2017年12月24日,湛江钢铁连铸制造量达840万吨,提前一周实现“达产、达标、达耗、达效”年度“四达”目标。作为一个千万吨级的钢铁制造基地,这样的成绩单在世界冶金史上也是极其罕见的。制造管理部将宝钢成熟的质量技术引进湛钢,抛开原定“先易后难”的发展步骤,在汽车板、热轧管线钢、冷轧2030产线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才有了墨西哥和印度管线钢的成功出口和宽料汽车板的放量生产。湛钢人踏着泥泞荆棘,收获了芬芳的笑靥。湛钢人站在巨人的肩头,摘到了科技的新果。

然而最动人的要数“三滴水和一粒盐”的故事。湛江钢铁水控中心从动工、建成到投运仅用134天,创造了同类项目工期最短的记录。他们从鉴江引水、向天借水、淡化海水,最后净化为盐,实现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达98%,让湛江钢铁实现废水零排放。东海岛的风不会忘记,徐小龙的宝冶施工队夜以继日奋战在水集控项目现场。东海岛的浪不会忘记,以梁伍泓为代表的攻坚团队为项目达标立下的不朽功勋。时光荏苒,这些故事却历久弥新;水沐湛江,这些海浪仍在砥砺初心。

初心是什么?湛钢人的初心就是对“碧海蓝天”的承诺。12.58平方公里的红土荒滩上,两万建设者用八百个昼夜创造的“湛钢速度”,仍然要守护湛江的“碧海蓝天”。2020年10月,国内首家实现百分之百“固废不出厂”。2021年6月,配煤槽在炼钢厂率先实现超低排放。你看,东山湖上的春风仍然缱绻着百花的芬芳;你看,东海岛上的春雨仍然呢喃着红嘴鸥的梦想。

随着采访的深入,我越来越感觉对湛钢人的了解太肤浅。近年来,他们以敢吃“帝王蟹”的勇气创下一项项记录。2020年11月,全国首条连铸、厚板试样加工自动线正式投运,产能效率提高了一倍,对国内中厚板加工领域走向智慧制造具有标志性意义。接着,全球首套智慧铁水运输系统全面无人化投用,从年初无人化率不足50%到年末提升到95%以上,他们实现了“凤凰涅槃”。

2021年1月,湛江钢铁全球首台智能化连续卸船机投入生产运行,一斗斗铁矿石在船舱中迎来真正的“变形金刚”。湛钢人迎着5G的浪潮,正在抢占科技革命的制高点。自动化生产让湛钢人不再有汗渍斑斑的衣裳,不再有令人羞愧的面孔,让湛钢人在低碳环保的生态建设中成为大国的中流砥柱。

湛钢人迈着坚实的步伐,让钢铁在绿色中茁壮成长,树起“废气超低排、废水零排放、固废不出厂”的行业旗帜,彰显有勇气有担当有责任的央企形象。


编辑:徐卫民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