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经开区委政法委、区司法局联合各街道(镇)、社区在多个城镇、社区、集市、商场等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普法宣传活动,通过流动普法宣传小喇叭播放法律援助法宣传音频,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据9月26日《湛江日报》)
我市各地多渠道、多形式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旨在让广大群众了解、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其目的是能更好地保障有维权要求而无维权能力、有法定权利却无伸张渠道的弱势群体权益,使法律援助给弱者以触手可及的正义,撑起一片晴朗的法治天空。
法律援助只有“应援尽援”,才能让人民群众收获更多法治获得感。一方面,法律援助中“经济困难标准”有待进一步降低,要将更多与困难群众民生权益保护密切相关的事项纳入法律援助事项范围,同时尽早将见义勇为人员、老年人、妇女、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群体因特定事项申请法律援助的,视为经济困难,归于援助对象;另一方面,持续优化法律服务资源,注重向基层农村、偏僻山村延伸,强化农村法律援助工作站(点)建设,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法律援助服务体系。
尽管法律援助是免费服务,但服务质量是法律援助工作的生命线,来不得半点含糊。既要建立起法律援助专家库,对重大疑难案件“集中把脉”“专家会诊”,又要推行“点援制”等个性化服务,让受援人自己选择律师。与此同时,定期和不定期地对法律援助质量进行抽检,通过开展“一案一评”、建立奖惩、完善投诉处理制度等措施,推动法律援助提质增效。
当然,信息化时代,法律援助也不能画地为牢,各自为阵。当与时俱进树立大数据理念,充分利用互联网无时间落差、无地理界限、无场地限制的便利优势,整合优势资源和零散资源,攥指成拳,形成层级分明、系统管理、调度有序的网上服务机制。群众足不出户,一键在手,轻点鼠标,便可轻松搞定法律援助申请、法律咨询等业务。
打造法治强市,湛江法律援助在行动。让我们用爱心、细心和耐心做好法律援助工作,用法律援助撑起弱势群体法治天空,让公平正义的阳光去照亮每个人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