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让博物馆更“好看”

2022-10-09 08:46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林无涯

10月8日,话题“如何免费打卡赤坎博物馆”成了本土热搜话题,引来网友热议,有外地游客直呼“下次一定打卡”。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近年来,从《如果国宝会说话》的热播、故宫文创的走红,到“考古盲盒”卖到脱销、三星堆文物“上新”成“顶流”,再到数字敦煌、诗意长安的展示、“唐宫小姐姐”火遍全网,“博物馆+综艺”“博物馆+文创”乃至“博物馆+旅游”的新动向、新业态,赢得各方好评。

这股“博物馆热”同样来到了湛江,就说这次热搜话题“如何免费打卡赤坎博物馆”,逐个介绍了湛江市博物馆、陈明仁将军故居、广州湾历史民俗馆、明德艺术馆、广州湾商会会址、湛江记忆非遗主题博物馆等“赤坎6个0元博物馆”,不仅列出了地址、开馆时间,还图文并茂地“晒”出了各馆建筑特点和特色展览,着实是从“打卡”角度出发去造文旅热点,令人眼前一亮。

有数据分析显示,近年这股“博物馆热”里,无论是在参观者的占比,还是购买博物馆文创产品,又或者在网上参与相关话题的讨论,年轻人都是当仁不让的主力军。因此,跳出“展品+介绍”的传统形态,打造更加受年轻人欢迎的“逛馆”模式,是让博物馆更“好看”、进一步扩大博物馆受众的迫切需要。

从湛江本地的博物馆情况来看,最令人期待的是“博物馆+科技”的创新。近年敦煌、西安等地的实践表明,无论是利用5G、VR、AR等新技术,将文化遗产内容可视化、历史信息情景化,还是利用各种云直播、云观展、云听游、云学游等,让厚重的历史以轻松、有趣、活泼的方式打开,都是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让博物馆变得有趣的重要手段。在数字化的大潮之中,用科技创新赋能博物馆蝶变,带来更多“网红”式的沉浸体验,是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如何进一步把相关技术用好,让文物展品“活”起来,需要多方合力,需要更多“技术咖”参与进来。

目前湛江做得最好的应该是“博物馆+思政课”这部分,博物馆较为充分地发挥了传承文化、立德树人的功能。但这些以参观研学为主的“博物馆+思政课”,还缺乏系统的梳理归纳。笔者建议,各博物馆可与相关单位、机构课程同构、资源共享,打造有湛江特色的“博物馆+思政课”系列,甚至开设“云课堂”,打造出一批“爆款”。

在赤坎这些博物馆中,最大亮点是和“赤坎老街”这个网红IP有诸多结合点。这对于博物馆融入日常、创设场景、打造剧场,推懂“博物馆+文旅”将带来极大助力。期待赤坎博物馆能在“融”中发力、在“创”中突破,越来越“好看”。


编辑:张雅婷
值班主任:何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