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我市红树林保护区首次清晰记录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黄嘴白鹭影像

湛江“生物多样性宝库”再添力证

2022-10-31 16:31 来源:湛江云媒 作者:文/记者张永幸 图/通讯员 何韬


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黄嘴白鹭“亮相”湛江红树林。  通讯员 何韬 摄

湛江红树林作为“生物多样性宝库”再添新证!10月29日,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鸟监测队利用周末蹲守,又有了新发现——黄嘴白鹭和豆雁。

黄嘴白鹭是全球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是一种对环境和水质要求非常严苛的鸟类。此次“亮相”是该物种在湛江红树林保护区范围内的首次清晰影像记录。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豆雁“亮相”湛江。  通讯员 何韬 摄

豆雁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此次出现使“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鸟类名录”(后简称“名录”)再添新成员,保护区鸟类种类从2002年的194种增至2022年的312种。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这为我们保护区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为湛江建设‘红树林之城’指明了新方向。”湛江红树林保护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2003年,该管理局组建水鸟监测队,独立开展水鸟监测,20多年来不间断记录保护区鸟类越冬情况,鸟类名录从194种增至312种,这令保护区全体工作人员倍感振奋和骄傲。

湛江红树林湿地是全球候鸟迁徙的重要停歇地、中转地。除已记录到的勺嘴鹬、东方白鹳、中华风头燕鸥、遗鸥、黑脸琵鹭、黑嘴鸥等全球珍稀水禽外,近年来保护区还记录到三趾鸥、白嘴端凤头燕鸥、斑头鸺鹠、短嘴金丝燕等新物种。

2021年10月12日,央视新闻频道推出专题报道,盛赞湛江红树林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宝库”。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陈光程介绍,多年的资源监测显示,保护区内红树林底栖生物种群数量和生物量稳定,而一些对环境特别敏感的水禽的回归,表明湛江红树林生物多样性持续增长,整个生态系统基本实现良性循环。

值得一提的是,正在北京展览馆举行的“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其中的“湛江元素”正是红树林。在一张题为“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照片下,配文:“加快推进海洋生态修复、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盐沼等典型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有的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

在这张展出的照片中,湛江红树林犹如一片绿色海洋。那一抹绿,不仅是湛江建设“红树林之城”的底气,更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编辑:张雅婷、林霖
值班主任:何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