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葬送了我的青春,父母为我担惊受怕罹患重病,家里一贫如洗……党和政府帮助了我,以后我一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今年41岁的林某德(化名)在父亲病榻前长跪不起,说出了这番最痛心的悔悟。沉沦毒海的他,在徐闻县公安局和广东省三水强制隔离戒毒所的帮扶下,赶在其父亲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回家尽孝,欲弥补身为人子的遗憾,从此改过。
徐闻县禁毒办民警辅警在村干部的陪同下,到林某德家中走访慰问。
沉沦毒海:
10余年3次戒毒失败
今年9月12日,徐闻县南山镇三塘村村干部与该镇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服务中心负责人,带着三塘村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林某德父亲的病历来到徐闻县禁毒办。原来是有事请求。
2009年,在外跑货运的林某德结识了一帮外省的货运司机,他们以推荐“特产”的名义诱骗林某德吸食了第一口毒品——“加料烟”,从此让林某德沦陷,吸食成瘾,虽然10余年来,他先后3次被强制隔离戒毒,但均以失败告终。
2020年11月,林某德因再次吸食冰毒被徐闻县公安局查处,并被强制隔离戒毒两年。2021年5月,其被转至广东省三水强制隔离戒毒所进行教育戒治。
今年8月,林某德的父亲被确诊肝癌晚期,情况十分危急。“林某德的弟妹在外地打工,家里二老孤苦伶仃,不仅没有得到好的照顾,更是整日以泪洗面。林某德强制隔离戒毒即将到期,期间表现较好。为此,三塘村村干部向徐闻县禁毒办民警请求,希望在林某德父亲弥留之际,申请让其提前出所回家尽孝。
多方携手:
圆梦回家路
徐闻县禁毒办获悉情况后,马上开会研究具体帮扶方案。9月13日,县禁毒办负责人带着慰问品到林某德家,实地走访慰问其父母,并核实相关情况。
一同参与实地走访的县禁毒办辅警小芬回忆道:“当时,林某德的父亲在病榻上非常虚弱,话都说不出来。他的母亲则泣不成声,恳求我们帮忙让儿子提前出所送父亲最后一程,了老人一个最后的心愿。”
第一次上门后,县禁毒办与广东省三水强制隔离戒毒所沟通,详细了解相关申请审批流程及所需提供的资料清单等内容。9月23日,徐闻县禁毒办联合五里派出所,以及南三镇、三塘村有关负责人,第二次上门开展慰问帮扶。各相关单位根据核实情况,开具了相关材料,徐闻县公安局随即把相关材料寄给广东省三水强制隔离戒毒所。
三水强制隔离戒毒所对此高度重视,组织专人对林某德进行综合诊断评估,确定他在行为表现、生理脱毒、身心康复等方面考核合格,社会环境与适应能力良好,遂作出“提前解除剩余强制隔离戒毒期限”的意见书并报审核批准。
9月29日,林某德提前解除强制隔离戒毒回到徐闻县,徐闻县禁毒办民警随即驾车将其送回父母身边。
“平安关爱”:
“瘾君子”获新生
踏进久违的家门,林某德痛哭流涕地跪在父亲病榻旁。“回家就好,回家就好……”躺在床上的林某德的父亲见到儿子回来,喜极而泣。
林某德回归后,徐闻县禁毒办和南山镇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服务中心积极做好其所内戒毒与社区康复的有效衔接,实现强制隔离戒毒出所人员出所、管控、帮教、安置等各个环节的无缝对接,切实打通戒毒“最后一公里”。林某德第一时间到南山镇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服务中心报到建档,并承诺会严格遵守禁毒法律、法规,定期接受检测,自觉接受社区的有效监督和管理。
徐闻县禁毒办民警和服务中心社工在林某德回归后的一个月内,先后两次上门看望慰问老人,与林某德谈心谈话。林某德告诉大家,自己已经在村附近找到一份工作,尽管收入不高,但是离家近,眼下最重要的是照顾好父母。两位老人坐在大儿子身边,仿佛有了主心骨,脸上也有了笑容。林某德的父亲住院复查,全靠林某德一个人忙前忙后,办理入院手续,带父亲排队检查,并全程陪护。父亲出院不久,他又陪护母亲到医院做了胆囊手术。民警和社工看到他勇于挑起家中的重担,都非常欣慰。
回顾过去10多年的荒唐人生,林某德觉得最对不起自己的父母,他说:“我觉得父亲得这个病和他长期心情郁结有关,幸运的是党委政府给了我机会,让我来得及陪伴父亲走完最后一程。我一定谨记教导,不再沾染毒品,重新做人!”
据了解,2020年10月,徐闻县禁毒办与广东省三水强制隔离戒毒所就“所地共建,联合帮教”“示范创建”达成合作共识,随后在徐闻县禁毒办挂牌成立了广东省三水强制隔离戒毒所驻徐闻县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指导站。2年多来,徐闻县公安局和广东省三水强制隔离戒毒所密切合作联合帮教,成功帮扶了一批又一批戒毒康复人员回归社会。
此次“圆梦回家路”充分体现了徐闻县公安局和广东省三水强制隔离戒毒所等部门真情推动“平安关爱”关怀救助的暖暖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