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沧桑巨变,十年砥砺前行。自2013年1月《广东省水文条例》实施以来,广东省水文局湛江水文分局在省水利厅党组和省水文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聚力实施“851”水利高质量发展蓝图,围绕我省水文“五个一流”、广东水文现代化建设规划和“三个水文”发展定位,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立足全省水文中心工作,不断构建湛江水文新发展格局,奋力推进新阶段湛江水文高质量发展。
加强与地方沟通,积极推动双重管理
2012年10月25日,湛江水文分局加挂“湛江市水文局”牌子,实行“一班人马,两块牌子”。每年以正式文件向市政府书面报告水文工作情况,努力推进双重管理。近年来,加强与地方沟通,湛江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多次到湛江水文实地调研,并对水文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帮助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湛江港潮水位站、梅菉水文站、减洪河水位站等站点迁址改建和站点新建项目均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该分局认真贯彻落实《广东省水文条例》,主动向各级水务主管部门宣传《广东省水文条例》,并利用条例有效解决一些问题。2013年,分局向广西玉林市人民政府正式发函反映文官(三)水文站水文测验河段保护范围内挖砂情况,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重视,有效保护水文测验河段原有功能。
站网体系进一步完善,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
目前,该分局辖区内水文测站总数达388处,其中水文站26个(含基本水文站6个)、水位站56个(含潮水位站8个)、雨量站191个、地下水水位站42个、水质站66个(含地表水47个、地下水19个,另有12个地表水站同时开展水生态监测)、土壤墒情站1个、城市内涝站6个。
站点遍布湛江10个县(市、区),有少数站点在广西境内。较十年前增加近三成,涵盖水文、水(潮)位、雨量、水质及城市内涝、土壤墒情、地下水等要素。通过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各年度测站安全隐患消除综合整治、文明示范站整改提升、鉴江流域吴川片区老旧水文站房整合新建等项目的实施,测站面貌也焕然一新。
近年来,该分局通过大力引进新仪器新设备,基本水文(位)站、雨量站均基本实现了水位、流量、降水、蒸发全量程自动测报。其中,6个基本水文站有4个站点安装了在线ADCP测流系统,1个站点(遂溪)安装了超声波时差法测流系统,1个站点(杜陵)安装了视频测流系统和单点雷达测流系统;国家重要站点缸瓦窑站,增加了多探头固定式雷达测流系统、远程缆道测流系统(全省第一个启用),省界站点文官(三)站增加了远程缆道测流系统和比降面积法自动测流系统;13个中小河流专用水文站均实现了水位、流量、雨量全自动监测,3个蒸发站点均安装了自动蒸发器;引进了3架无人机,用于河流水情巡视,地形测绘等工作。水文基础数据监测正在逐步实现要素采集全自动、监测量程全覆盖、信息传输双备份、成果展示可视化。
另外,建成8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布设于湛江市主要江河湖库,水质自动化监测能力稳步提升,并通过增加等离子发射光谱仪、高锰酸盐指数自动分析仪、全自动红外测油仪、微波消解仪等精密仪器设备,不断提高水质分析工作效率和精度。
持续优化水情服务,有效支撑水旱灾害防御
依托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分局相关部门分析确定19条中小河流预警水位,在重点防洪区域5条河流增设水情预警指示标识,全市主要江河、中小河流站均实现了数值化预报。
鹤地、大水桥等5宗大中型水库增设气泡式水位计,实现水雨信息数据报送双备份,提高水情测报通信可靠性。通过共享气象部门雨量数据接入广东省中小河流洪水预报预警系统,切实增强水情预报数据支撑能力。依托省局沿海风暴潮精细化预警预报系统,分局已全面开展风暴潮站精细化预警预报工作,收集整理湛江市沿海海堤名录,完成湛江市沿海1133公里典型海堤堤顶的高程测量工作,绘制了湛江市海堤防护现状图,为湛江沿海风暴潮精细化预报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加强土壤墒情监测数据采集与分析,为雷州半岛抗旱提供技术支撑。
据统计,2013-2021年,该分局向湛江市有关部门报送水情简报2250期,在防御强台风“尤特”、超强台风“威马逊”、台风“海鸥”、超强台风“彩虹”、热带风暴“贝碧嘉”、台风“卡努”、台风“浪卡”等期间,主动作为,精准预测预报,报告内容突出风险提示和防御建议,得到市委、市政府和各级三防部门的充分肯定。近年来,该分局获市防风工作先进单位称号4次,获省三防先进个人荣誉1人次,市三防先进个人荣誉4人次;2020年,分局的湛江地区旱情分析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和批示。
2021年,经省水利厅批复同意,该分局在湛江设立廉江、吴川、雷州3个县级水文中心,进一步强化水文机构服务当地经济发展和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同时,该分局制定并实施了《广东省水文局湛江水文分局水测报一体化实施细则(试行)》,整合业务力量组建2支跨区域应急监测队伍,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廉江、吴川水文测报一体化服务工作,县域水文服务逐步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
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稳步推进地下水工作
雷州半岛地下水利用历史悠久,该分局紧扣地方特点开展地下水方面工作近40年。多年来,通过项目或自筹资金等途径不断加强地下水监测,至目前分局地下水监测点61个。同时,与地质部门加强地下水监测数据共享和项目合作,在地下水监测评价及科研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编制地下水资源水质水量调查评价、地下水保护与利用规划、地下水动态评估、地下水超采区治理保护方案等报告14项,地下水方面科技创新项目2项,为地下水资源评价、科学管理及环境地质问题的研究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2021年,完成了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项目二期的185个站点查勘工作(配合现代化规划最后拟实增105个)。
湛江水文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水文作为水利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基础工作,不仅服务于水灾害防御和水利工程建设,还服务于江河湖库、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土保持等诸多重点领域的兴利、除害及其监管。接下来,湛江水文将通过水文现代化建设推动水文建成水利行业监管的“尖兵”和“耳目”,以更加全面、及时、优质、丰富的水文信息服务,为新时代水利改革发展、水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