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遂溪县人民法院杨柑法庭审理一起追偿权纠纷案件,被告李某拒收邮件、拒接电话,案件有可能因此而延迟开庭审理。在遂溪县界炮镇山内村委会网格员李某庆的帮助下,成功找到李某完成送达,还通过李某庆了解到李某的其他信息,为案件的高效办理提供了极大帮助。
这正是遂溪法院推进综合网格员协助送达、执行工作的一个缩影。该院办案过程充分发挥网格员作用,助力案件高效办理,彰显法律威严与为民情怀。
1922名网格员
当起“千里眼”“顺风耳”
一直以来,由于住址偏僻难找、人员流动大、同住家属身份难以确认,“送达难”是困扰法院工作的老大难问题。北坡法庭长期下乡送达的司法辅助人员何连无奈说道:“如果没有人带路,要花费大量时间在找人的路上,有时一个上午只能送达成功一宗案件,更多的时候都是无功而返。”
针对这个问题,在遂溪县委政法委的大力推动下,遂溪法院顺势而为,去年9月联合县委政法委印发综合网格员协助法院执行工作实施方案,全县综治队伍、1922名网格员从此变成了协助法院送达、执行的“千里眼”“顺风耳”。
县委政法委统筹各方资源,依托“法院+综治中心+网格化”工作体系,建立覆盖全辖区网格员的信息名录,一本《遂溪县网格员名单》分发15个乡镇党委、法院各部门,基层协助送达、执行网络全面铺开。
纵向延伸
查人找物“情报网”
据遂溪法院城月法庭庭长吴建峰介绍,送达工作不仅仅是送达法律文书,还直接上门入户面对当事人了解情况,这方面工作如果做得好,案子处理起来更有底气。
城月法庭在办理一宗离婚纠纷案件时,通过城月镇东风村委会网格员的协助,不仅找到了被告林某在村里的住所,还了解到其两名婚生儿子的真实状况,这与原告起诉状主张的事实大相径庭。
“仅凭起诉状中一个简单地址很难找到人,仅凭原告的陈述也很难了解案件的全部真相,有网格员协助,基层工作省时、省力、也省心。”城月法庭的干警这样评价“网格化+送达”的模式。
横向连线
和综治中心打出“组合拳”
前不久,遂溪法院联动配合遂溪县乐民镇综治中心,借力打出“组合拳”,成功执结一宗历时7年的执行信访“骨头案”。
为激励综合网格员,遂溪县委政法委根据遂溪法院的建议,将网格员协助送达、执行纳入镇街平安建设绩效考核内容,各项工作机制正在逐步完善。
据了解,2022年以来,遂溪法院的执行送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攻坚执结骨头案件19宗,网格员协助法院查人找物、送达法律文书共297次,推动完善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大格局往前走了一大步。
12月16日,遂溪县委政法委召开全县各镇(街道)政法委员述职述廉报告会。会上,遂溪法院院长李非白表示:“实践证明,网格员熟悉村(居)社情、地情、人情,由其协助法院送达诉讼文书、查人找物,这条路我们走对了,也会一直走下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部门联动、借力综治中心、网格化管理,遂溪法院逐渐蹚出一条破解送达难、执行难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