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记者从湛江市水务局获悉,湛江市66宗农村小水电站整改清退任务全部完成,比省定的完成时间提前6个月。
据介绍,全市原登记在册的农村水电站有67座,总装机容量2.66万千瓦。装机容量最大的是鹤地电厂(新站)3200千瓦,其余装机容量都在2000千瓦以下,多数为水库大坝或引水渠道附属的小型低水头电站,普遍建于上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运行时间长,机电设备普遍老化严重,维护成本逐年增加。
近年来随着水库蓄水量减少,小水电运行投产时间短,发电量少,经济效益不太明显,此外还存在运行管理不规范,规章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按照省有关要求,湛江市需限期清理退出的小水电14宗(2022年底前完成),整改类52宗(限期2023年6月底前完成)。
自2020年省部署开展该项工作以来,湛江积极全面开展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制定印发了《湛江市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召集人的市级联席会议制,明确了相关部门责任分工,市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推进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在全面理清底数的基础上,指导各相关县(市)和单位按照“实事求是、依法依规”的基本准则,编制切实可行的小水电清理整改“一站一策”工作方案,建立相应工作台账。
目前,该退出的14宗小水电站已全部退出;对审批手续不齐全的52座小水电站,依法完善了有关立项(核准)、环评、用地等手续共148项;对不满足生态流量要求的21座电站,采取修建生态流量泄放设施、安装生态流量监测设施、开展生态调度运行等措施,保障了河道生态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