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头区龙头镇山车村美丽的农业公园。 记者 李波 摄
冬日暖阳,走进坡头区龙头镇,村民在家门前编织着蒲草工艺品,文化广场内老人和孩童在嬉戏,硬底化道路连通着家家户户,村里公共卫生有了专人清洁,一幅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近年来,龙头镇取得了“颜值”与“内涵”的双提升,这是干群合力的结果,也离不开龙头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付出。近年来,在广州市总工会的统筹下,来自广州的五家派出单位,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全面助力龙头镇乡村振兴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
党建引领 打造搬不走的帮扶队
自驻村开展帮扶以来,工作队就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放在首位,着力提升支部建设,通过抓学习、立规矩、做表率等措施,协助提升龙头镇党建组织力,培养乡村振兴主心骨。
工作队以“乡村振兴作战指挥部+村(居)委流动宣传平台”的形式,推进统筹打造镇村一体的乡村振兴宣传阵地,以龙头镇乡村振兴战略指挥部,各村(居)委会及具有代表性的地标为重要据点,对中央、省市有关乡村振兴战略的精神以及乡村振兴先进案例、典型进行宣传推广,形成乡村振兴宣传矩阵,打通基层党建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提升颜值 擦亮乡村振兴品牌
龙头镇东埇村56岁的陈阿姨吃过晚饭,总习惯性地往村文化广场走走,看看阅报栏,听听文化楼播出来的“农村大喇叭·坡头新乡音”。有时,她也会加入广场舞的行列,伴着有节奏的音乐跳上一曲。
近年来,一批批乡村戏台、文化广场、老年活动所、党群服务中心等乡村公共文化阵地如雨后春笋在龙头镇涌现,村民的文化生活品质在不断提升。这些变化的背后,是工作队的默默付出。据了解,在工作队的帮扶下,截至2022年10月底,龙头镇已完成11个行政村123个自然村的村道路面硬底化、集中供水和垃圾收集点建设。其中道路硬底化的通达总里程约为281公里;100个自然村完成污水管网建设,占比81.3%;90个自然村完成污水处理池建设,占比73.17%。同时,2022年工作队共计申报村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共58个,截至11月已完成项目建设35个,累计奖补资金约797万元。
打造湛江乡村振兴的“龙头样板”,工作队持续加大对莫村、移民村的基础设施投入,规划将龙头辖区内五个行政村串珠成链,形成具有湛江特色、龙头样板的美丽乡村长廊。
产业振兴 乡镇活力展新颜
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产业兴旺是关键。近年来,在工作队的帮扶下,龙头镇以特色农业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过去担心收成不好,现在收成好了又怕销不出去,有了工作队帮扶,我们现在不愁销路了。”龙头镇农户陈先生感叹。
近年来,工作队通过促进农业结构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发展种(养)殖业和水产养殖,发挥龙头镇荔枝、香蕉种植和虾塘养殖,建设“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优势农业,同时,结合“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行动,发挥桥梁作用,将广州企业引进来,本地联农带农企业走出去,取得了农业产业帮扶方面的良好效果。
工作队人员告诉记者,未来将持续发力,帮助龙头镇打造集“乡村治理、渔稻种养、产业发展、科技引领”四区交融、多点联动的乡村振兴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