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湛江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出炉。
据悉,本次评选出传承人41人,其中包括民间文学类4人、传统音乐类3人、传统舞蹈类7人、传统戏剧类6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1人、传统美术类1人、传统技艺类13人、传统医药类1人、民俗类5人。传承的项目名称,包括粤剧、雷州歌、调顺网龙、狮舞、木偶戏、洪拳等。
据了解,地处祖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孕育了数量众多、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着我们祖祖辈辈的历史记忆,凝结着先民们的情感和智慧,彰显出湛江特有的文化个性和文化魅力。一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保护方针良性发展。截至2022年6月,我市共有9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粤剧(吴川粤剧南派艺术)(“龙舞”(湛江人龙舞)“狮舞”(广东醒狮)“石雕”(雷州石狗)“飘色”(吴川飘色)“傩舞”(湛江傩舞)“雷州歌”“雷剧”“木偶戏”(湛江木偶戏),48个省级非遗代表性名录(全省排第四位),106个市级非遗代表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