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图集|广州湾不在广州,闻一多《七子之歌》中的她如今成网红打卡地

2023-03-06 10:45 来源:南方+ 作者:图文:穆亦

广东湛江市赤坎区老街近年被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评为“中国最美网红打卡地”,这里何以受到游客青睐、引发网民追捧?

远眺赤坎古商埠历史建筑。远眺赤坎古商埠历史建筑。

原来,这里是历史悠久的古商埠,始形成于宋。当年留下的10个古码头,既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见证,也是赤坎人的乡愁所在。

一名游客在4号码头的台阶上留影。一名游客在4号码头的台阶上留影。

一辆摩托车从7号码头的台阶上驶下。一辆摩托车从7号码头的台阶上驶下。

清朝道光年间赤坎就呈现出“商旅攘熙、舟车辐辏”的繁荣景象。图为游客在广州湾商会会址前拍照。清朝道光年间赤坎就呈现出“商旅攘熙、舟车辐辏”的繁荣景象。图为游客在广州湾商会会址前拍照。

大通街的大昌商铺旧址。大通街的大昌商铺旧址。

原来,这里是晚清及民国时期中西合璧的法式建筑群和南粤骑楼式建筑群集中地,是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最能反映近代岭南历史文化特色的建筑群区域之一。

和平路老街的中西合璧历史建筑群。和平路老街的中西合璧历史建筑群。

游客在大通街参观。游客在大通街参观。

民国风情街的古玩文化城。民国风情街的古玩文化城。

赤坎古商埠导览图。赤坎古商埠导览图。

原来,湛江的前身叫广州湾,1899年被沦为法国租借地,是旧中国被列强割让、租借的七块宝地之一。闻一多先生于1925年创作《七子之歌•广州湾》,将她比作祖国母亲被夺走的孩子,让孩子来倾诉“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的悲哀之情,字字泣血。

今年70岁的广州湾历史民俗馆馆长胡贤光向游客讲述近代广州湾历史,这里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今年70岁的广州湾历史民俗馆馆长胡贤光向游客讲述近代广州湾历史,这里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闻一多先生创作的《七子之歌•广州湾》及当年广州湾地图。闻一多先生创作的《七子之歌•广州湾》及当年广州湾地图。

摩托车在老街的斑驳树影中来往穿梭。摩托车在老街的斑驳树影中来往穿梭。

大碌竹(水烟筒)在赤坎历史悠久,如今许多年青人将其作为藏品收藏。郑木森老师傅与大碌竹结缘多年,图为他与亲手制作的大碌竹。大碌竹(水烟筒)在赤坎历史悠久,如今许多年青人将其作为藏品收藏。郑木森老师傅与大碌竹结缘多年,图为他与亲手制作的大碌竹。

原来,近年湛江市赤坎区积极探索“文物+旅游”模式,依托历史文化资源,设计人文一日游、古商埠一日游、红色旅游线等一条条旅游线路,远近游客纷纷慕名而来。

赤坎区坚持修旧如旧、建新如旧的“微改造”方式,相继建成一批非遗展览馆。图为明德钱庄旧址活化成了明德艺术馆。赤坎区坚持修旧如旧、建新如旧的“微改造”方式,相继建成一批非遗展览馆。图为明德钱庄旧址活化成了明德艺术馆。

赤坎老街改造并新办200多家日用杂货及古玩特色商店,丰富了游客体验。图为摆放整齐的竹器店。赤坎老街改造并新办200多家日用杂货及古玩特色商店,丰富了游客体验。图为摆放整齐的竹器店。

琳琅满目的陶瓷店。琳琅满目的陶瓷店。

杂货店的女店员向游客介绍商品。杂货店的女店员向游客介绍商品。

围着古井吃米粉成为老街一景。围着古井吃米粉成为老街一景。

捞粉店来了小食客。捞粉店来了小食客。

今年的菠萝蜜格外甜。今年的菠萝蜜格外甜。

奋勇争先的新赤坎。奋勇争先的新赤坎。

赤坎区迎来新的一天(图为金沙湾日出)。赤坎区迎来新的一天(图为金沙湾日出)。

这样的网红地,你去打卡了吗?


编辑:周子琪
值班主任:何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