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2023年坡头区政府工作报告绘就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共建“清清爽爽活力坡头” 在新征程上走在前作表率

2023-03-07 08:47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记者 张永幸

奋进正当时,坡头奔赴高质量发展新征程。记者 欧阳泽 摄

“构建全员参与、全程负责、全面开花结果的大招商工作格局,力争引进项目投资额达100亿元。”

“让改革发展的红利更多惠及老百姓,民生保障底色更浓,成色更足。”

“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级,让城市环境‘美在坡头’,让更多人气‘聚在坡头’。”

“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综合环境,让更多青年人在坡头筑梦、圆梦!”

“用好‘城’的优势,‘镇’的功能,‘村’的特点,念好‘山海经’,做好‘土特产’文章,向“山”要钱、向“海”要粮,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努力实现好“产品”向大“产业”转变,持续推进乡村振兴。”

打开今年的坡头区政府工作报告,内容令人眼前一亮、无比振奋,释放出坡头区强烈的高质量发展信号。

过去一年,坡头区上下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风险和挑战,跨过了一个又一个关口,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坡头答卷”。

展望新的一年,坡头区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落实“三化三大”发展定位,加快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核心区”“全市创新驱动引领区”“全市共同富裕示范先行区”“全市社会治理样板区”,共同建设“清清爽爽活力坡头”,力争各项主要指标挺进全市第一方阵,奋力在湛江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走在前、作表率。

正如坡头区政府工作报告所言:当前,各地拼经济、抓招商、引资金、上项目、快发展,呈现你追我赶、百舸争流的态势,要有坐不得、等不得、慢不得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在融入国家战略机遇中迅速找准发力点,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在大势中谋发展、在大局中抓落实。

广湛高铁湛江湾海底隧道工程海域段贯通。  通讯员 胡安江 摄

位于坡头区的广东鸿智电饭煲出口量排名全国第二。通讯员 黄燕燕 摄

2022年坡头答卷

主要经济指标“全线飘红”。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招商引资等经济指标迈入全市第一方阵。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7.5亿元,名义增长4.8%,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103.6亿元,同比增长5.2%,增速全市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244.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58.4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全市第二;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亿元,其中非税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115.4%,增速全市第一。

实体经济扩量提质。园区累计引进项目136个,新增好用电器等12个项目投产,完成工业总产值44亿元,同比增长2.3%。高新产业园孵化器开园,中国软件等14家企业入园孵化。新认定15家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粤海饲料成功上市,聚鑫新能源成长为全国前三的锂离子负极材料供应商,广东鸿智电饭煲出口量排名全国第二。全年新增市场主体4166户,同比增长27.1%。

重大项目支撑有力。全年谋划重点建设项目83个,完成投资141.5亿元,列入市重点的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推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海东院区一期工程全面封顶,220千伏岑霞(海东)输变电工程等20个新建项目动工建设。全年谋划重点领域债券申报重点项目38个,争取8.5亿元债券资金支持10个发债项目,储备数量、发债资金历年之最。全年供地320亩,确保重点项目、优质企业引得进、落得下;全年新签项目30个,落地超亿元项目18个,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全市第一。

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构建。中铁建设集团成功摘牌建设服务中海油最大民生工程项目——南油片区(首期)“三旧”改造项目。军港大道(二期)基本建成,广湛高铁湛江湾海底隧道工程海域段贯通。湛江供水发展史上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市政供水管网海东新区供水工程建成通水。湛江湾实验室龙王湾研发基地一期即将投入使用。“粤西数谷”大数据产业园开工建设。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龙头镇、乾塘镇40条村庄代表湛江市接受省乡村振兴现场考核,荣获全省“优秀”等次第二名。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9.9亿元,实现持续增长,种植业产值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全年整治撂荒地3.16万亩、流转1.78万亩,15亩以上连片撂荒地整治率100%,在全市率先完成整治目标任务。安排人居环境整治资金1.1亿元,实现农村集中供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硬底化道路全覆盖。

湛江高新产业园(孵化器众创空间)。

湛江湾实验室。通讯员 杨证民 摄

改革开放发挥关键作用。下放区级管理的行政审批和管理职权事项297项,行政许可事项时限压减率达96%以上,政务服务质量综合评价全市排名前三。推进“大综合+专业化”综合执法改革,推行“审核合一,一人通办”营业执照审批模式,审批时限压缩至0.5个工作日。推行“住所(经营场所)自主申报+负面清单”管理,11060户市场主体享受政策红利。

民生福祉增添新成色。全年完成民生支出16.5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2.47%。率先开展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创建工作,开展教育“三用心”行动,新增学位1360个。建成我市首个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中心和7个镇级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中心。打造近100个农业公园。

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持续擦亮“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招牌,全力推进“社会治理样板区”建设,创新开展“亮灯行动”,化解信访案件78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万多件,构建起“干部灯亮、百姓心安”基层治理新格局。

2023年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

2023年做好九大重点工作

稳经济促增长。全年计划建设重点项目86个,年度计划投资约142亿元,继续推行区领导常态化抓项目机制。确保南油片区(首期)“三旧”改造项目等34个项目开工建设,加快建设湛江烟印等8个工业项目和湛江海洋科技产业园等44个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湛江一中旁商业储备地等15个重点地块约3400亩土地的征收,强力推进14个项目的“拔钉子”行动,力争收储土地14宗1770亩,供应土地15宗900亩,实现土地出让收入8.8亿元。用活湛江湾实验室、广东医科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形成的人才积聚效应。

推动科技创新。依托中海油、湛江湾实验室等科研创新平台,重点发展绿色石油、天然气等新能源产业;加强与广东海洋大学的战略合作,加快布局海洋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海洋生物医药与健康等新兴产业。持续推进官渡、龙头2个工业园区的扩园,全面推进高新区海东园区建设,加快铺开海油、物流2个园区的建设。

湛江环城高速南三岛大桥主桥顺利合龙。   通讯员 杨证民 摄

坡头区积极推进“红树林之城”建设,打造“绿美坡头”。  通讯员 杨证民 摄

扩大改革开放。实行各级各部门“一把手”牵头抓总,全员参与的大招商工作机制,力争引进项目投资额达100亿元。引进更多的“独角兽”企业,延伸带动产业上下游融通发展。筹建高新区2A级实业公司并探索市场化运营。发挥海东海关、中海油码头的优势,引导企业“借船出海”。

涵养城市品质。大手笔推进奥体片区、灵山岭片区、龙王湾片区和南调河片区开发,加快海洋科技产业园建设,动工建设南油(首期)三旧改造工程,推动湛江环城高速南三岛大桥、海川大道扩建、省道S286南三段改扩建项目建成通车,谋划实施南三通用航空产业园项目。

实施“百县千镇万村工程”。持续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官渡镇、龙头镇1000亩水田垦造。全力支持粤良种业推进优质稻种业创新园建设。大力发展林下产业、庭院经济、海上牧场,拓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民宿、康养等新业态新产业;加快粤水远洋渔业基地、深水网箱平台建设;推进莫村等10个“红色村100”示范工程地标和区域公共品牌建设。

建设绿美坡头。重点抓好甘村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南调河治理成效巩固、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和入河入海排污口整治等工作。加快完成南调河碧道景观工程改造;积极推进“红树林之城”建设提升行动,打造绿美坡头新亮点。加快推进官渡河生态修复、甘村水库清淤。打造绿色低碳循环现代产业园。

增进民生福祉。全面深化“三用心”教育行动,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创建1个以上教育共同体,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270个、中小学公办学位2520个。继续争创“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实现A级景区零的突破,依托中体产业的品牌效应,提升改造五环广场夜市,打造湛江啤酒街。

夯实健康保障。力促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海东院区、区妇幼保健院异地迁建项目(一期)建成使用,加快建设湛江精准医学专科医院和南三镇、官渡镇、龙头镇卫生院新建住院楼项目。坚持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全力打造“社会治理样板区”。

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行重点项目、重点工作、关键问题攻坚“揭榜挂帅”制度,深入开展“亮灯行动”,深化推进行政综合执法“大综合+专业化”工作。

编辑:徐卫民
值班主任:何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