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湛江旅游市场呈现一片火热景象,尤其是在赤坎、霞山等地,更是呈现出一片日日有演出、时时有活动、街街有美食、处处有亮点的热闹景象。但与此同时,一些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也提醒着我们:假期出游,莫让不文明现象“煞风景”。
在这个“五一”假期,户外露营成为市民出游的热门选择,搭帐篷、野餐、放风筝,三五好友坐在一起谈天说地,丰富多彩的露营活动成为港城的一道风景。然而,露营受热捧,一些不文明现象也随之出现。露营往往选择在公园绿地,露营者不仅自带零食和饮料,有的还会携带器具进行烧烤。烧烤、野炊,诚然增加了露营的乐趣。然而,这同时也会带来安全隐患。烧烤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灰烬、垃圾等,以及露营后留下的饮料瓶、塑料袋、食物残渣、生活污水等,将是“一地鸡毛”。如果露营者“拍拍屁股走人”,这些人为的垃圾,特别是一些无法降解的“白色垃圾”,如果长时间无人清理,将对当地自然环境造成破坏。有的露营者不去公园管理方规划好的“露营区”,而是喜欢到远离人烟的湖边、草地露营,那里一般没有专门清理垃圾的保洁员,也没有公共卫生间。于是,乱扔垃圾、破坏草坪、随地大小便等不文明行为更是频繁出现。
文明出游,“无痕露营”应成为标配。首先,露营者应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确认目的地是否可以野餐、露营,尽量选择在已建有露营区的公园绿地游玩,不要擅自到饮用水源区、森林防火区、绿化带等区域搭篷露营。在露营时,不要使用“一次性餐具”,要合理控制露营用水,减少使用洗涤剂。准备好垃圾分类袋,露营结束后及时带走各种垃圾,尽量做到没有垃圾残留。尤其是在停车时,不要把车辆停在人行通道和绿地上。大家共同努力,才能让文明露营成为新风尚。
另外,不到“野景点”打卡也值得注意。这个“五一”假期又见“人从众”热闹景象,一小部分游客打着挖掘“小众宝藏打卡点”的旗号,到一些未经开发、不面向公众开发的“野景点”游玩。有的甚至不断给“野景点”加“滤镜”,制作成短视频放到社交平台上收割流量,却对其“风险系数”只字不提。大家千万不要跟着这些短视频博主到“野景点”打卡。“野景点”之“野”,不仅意味着新鲜与刺激,也意味着风险与危险。在选择旅游景点时,我们应避免偏听偏信,不能一味跟着“网红”走、跟着达人转,而要从多方了解信息,事先通过权威渠道摸清究竟是不是“景点”。此外,切忌存在侥幸心理,当意识到危险或发现“景点”与网上介绍情况不符时,宁愿终止行程也不要冒险前进。尤其是带着家中老人孩子出游,不要一味贪图“野趣”,要把文明旅游、平安出游记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