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在雷州市乌石临港工业园蓝天碧海的衔接处,乌石油田群的海上施工现场,各类导管架、钻完井、海管及海缆铺设等作业正有条不紊地开展,原油储罐罐体以及中控楼主体完工,一座现代化、智能化油气生产终端雏形初现。
在未来,深耕北部湾41年的中国海油,将首次把海洋油气从数千米深的海底引上雷州半岛,为粤西地区打造世界级绿色石油化工产业基地增添“新引擎”。
1973年,中国海油落子湛江,成为最早落户湛江的央企之一。多年来,湛江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把服务企业发展作为责任和使命,努力为中国海油湛江分公司(下称湛江分公司)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而湛江分公司也通过人才培养、绿色发展以及技术研发等多方面发力,助力湛江的高质量发展。通过央地合作,探索合作新途径、新模式,湛江与中央企业“双向奔赴”,正释放出源源不断的发展新动能。
涠洲12-1C平台海上吊装作业。
深耕碧海 海洋油气将首上雷州半岛
“把海洋油气引上岸,是扎根湛江的海油人追逐多年的梦想,如今,在湛江市委、市政府全力协调帮助下,我们同步启动‘海陆联动、南北协同’大会战,力争实现乌石油田群2024年年中投产!”中海油(雷州)油田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戴毅感叹道。
据了解,乌石油田群位于南海北部湾盆地乌石凹陷的东部,距涠洲油田群约80千米,距雷州市乌石镇约25千米。该区域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有储量规模可观的勘探发现,但由于断块复杂、低孔低渗的地质特征,开发难度大、经济效益差,此前一直未能投入实际开发生产。如今,持续不断的勘探让乌石油田群储量规模不断扩大,海油人不断对开采方案的“精耕细作”进一步降本提效,让乌石油田群的潜力一点一点地释放出来,开发的经济性凸显。
目前,乌石油田的海上施工现场,乌石23-5以及乌石16-1W平台导管架安装完成,乌石17-2平台导管架将于近期安装。而在天津建造现场,由湛江分公司多部门组成的党建联合体展现强大战斗合力,乌石17-2平台以及乌石16-1W平台生活楼完工节奏加快,组模块建造进入冲刺阶段,乌石16-1W平台上部组块在春节期间将整装齐发前往乌石海域海上安装现场,进一步加速项目建设。
作为广东省首个近海浅层油田油气上岸项目,乌石油田群项目是中国海油深度参与湛江经济社会建设的重大投资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将首次把海洋油气引上雷州半岛,通过中国海油先进的伴生气深冷回收、生产水净化回注、园区光伏发电、岸电绿电替代等一系列减污降碳新技术,高峰年可实现年外输原油160万立方米、天然气1.6亿立方米。这里也将成为粤西地区清洁能源供给“新基地”,所生产的液化天然气(LNG)和液化石油气(LPG)在乌石终端对外销售,为粤西地区提供持续稳定可靠的绿色能源,推动雷州半岛石油化工中下游产业链条的发展,进一步促进湛江市海洋经济发展。
繁忙的南油码头。
党建引领 聚焦主责主业“能源报国”
近日,尽管气温骤降,文昌海域寒风冷雨,但在文昌油田群的“海洋石油116”FPSO上,却依旧是一片火热。“愿做扎根螺丝钉,甘当前进铺路石”的醒目红色标语随处可见。
与眼前这醒目红色“风景线”相映照的,是在恶劣天气中,从未停下忙碌脚步的海油人。风雨中,他们步履坚定,闷热的内转塔式单点系泊系统内,他们一遍又一遍地认真巡查着,保障工业的血液石油能源源不断从上千米的海底开采出来。2020年,文昌油田群因地制宜创新打造“红色廊桥”,将党建与生产深度融合,推行沉浸式“红色教育”,激发党员工作热情,持续为生产发展注入“红色动能”,推动党建工作和企业生产经营同频共振、双强共赢。
“从1986年开采第一桶原油的18万方油气产量到2011年的600万方油气产量,我们走了25年。如今,我们定下了到2027年,实现1000万方油气产量的目标,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湛江海油力量。”湛江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李茂表示,近年来,湛江分公司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把党的建设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生产力,锻造出一支平时看得出,关键时刻站得出,危急关头豁得出的“海油铁军”。
着力做强做大油气主业,湛江分公司加快推进大中型油气田勘探评价,坚定不移稳基产、上新产,持续做好“控水稳油”“精细注水”等工作,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控制递减率。同时,加快推进乌石能源基地及湛江南油海上油气生产支持基地建设,积极推进产业链延链、补链,依托东海岛产业园区、雷州经济开发区,助推中国海油在湛气电业务、炼化业务发展,进一步丰富完善产业链条,形成长远发展的合力,全力奋进油气产量“上产一千万方”新时代赶考路,为中国海油集团公司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贡献“湛江力量”。
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装置海洋石油116FPSO。
由浅到深 屡克难关端牢“能源饭碗”
从1973年入驻湛江至今,经过50年的改革发展,湛江分公司已拥有26个海上油气田,39座各类采油平台,1个海上油气陆岸处理终端,1艘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1个万吨级后勤支持码头。2021年,公司成功跻身全国十大油田之列,连续14年油气产量超一千万方油当量,累计生产原油已突破1亿吨,在南海的蓝色国土上,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海上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高科技、高投入的特点。湛江分公司交出的亮眼成绩单背后,是湛江分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代又一代海油人攻坚克难,不断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在科技自立自强方面取得一系列新突破。
2022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特殊条件下,“海洋石油116”FPSO坞修团队历时97天完成了坞修既定任务,较计划大幅提前39天完成,贡献油当量超24.1万立方米,经济效益接近10亿元,创造了国内外同类FPSO坞修最快纪录。
通过钻研“南海西部水驱油藏开发中后期持续稳产关键技术与实践”,湛江分公司实现增油584.7万方,提高水驱油藏采收率6.7个百分点,将老油田总递减控制在4.6%,有力保障了南海西部油田石油液体“硬稳产”,创造直接经济效益40亿元以上,3年累计减少150万方产出水,累计减少13.3万吨碳排放。
牵头打造深水“国之重器”,湛江分公司实现了3项世界首创技术,以及13项国内首创技术,是中国海洋工程装备领域集大成之作。2021年6月25日,“深海一号”成功投产,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资源自主开发能力实现从300米级向1500米级的重大跨越。
创新形成“深海一号超深水气田开发安全高效钻完井技术”,湛江分公司将该技术应用于深海一号大气田11口井、陵水25-1深水高温高压气田12口井设计,有力推动我国全球深水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进程。
乌石项目导管架在天津装船。
双向奔赴 创新模式释放发展新动能
近日,走进湛江市南油片区,开阔平整的道路,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机械轰鸣作响、运输车辆不断、人员穿梭忙碌,南油旧改项目一片火热。近3万南油片区居民期盼已久的新居梦,正逐步走向现实。
“南海西部矿区的厂房、办公楼、住宅区多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已逐步与时代脱节。”李茂表示,南油旧改项目的实践,不仅将满足矿区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有助于中国海油有效解决老旧矿区历史遗留问题,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和产业升级,进一步加速湛江市城市提质扩容步伐,助力湛江市海东新区国家高新区建设。
南油片区旧改的蝶变,正是湛江央地合作,“双向奔赴”、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的一次创新尝试。近年来,湛江分公司立足湛江所需、发挥央企所长,在经济责任、乡村振兴、科技贡献、环境保护、人才引进、社会救助等多方发力,着力探索央地创新合作模式,产生“1+1>2”的效应。
勇担央企使命,扛起经济责任。2023年,湛江分公司油气勘探成效创历史新高。多措并举保障老油田硬稳产,持续开展注水技术攻坚,积极推广电缆永置智能注水等新技术应用,实现作业量及效果“双超,为湛江经济发展注入“海油”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打造共富样本。近年来,湛江分公司选派精干力量,先后走进坡头区龙头镇路西村、官渡镇等帮扶点。几年间,共投入扶贫资金594万元,开展了产业帮扶、教育帮扶、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居住条件、扶贫开发项目建设等活动,有效落实精准扶贫要求。以“央企带地企”,湛江分公司积极推进实施扶西汽车美容店、发财树种植、凯旋湾商铺、路西扶贫商业楼4个产业项目,推动乡村振兴及“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资源共建共享,农文旅谱新篇。湛江分公司将进一步与坡头区深化合作,把“南海奋进号”FPSO退役单点作为工业遗产展出,打造教学、展览、文化传播为一体的文化中心,带给游客沉浸式体验,帮助更多人了解海油文化,为湛江海洋文化主题文旅打造新亮点。同时,随着雷州乌石能源基地建设不断推进,该基地的宾馆等配套设施,也将对公众开放服务,为雷州打造西海岸滨海旅游区提供配套支撑。下一步,湛江分公司还将与南航通航在雷州乌石油田建设航空服务区,除为油田提供海上通勤及救援服务外,未来也将成为乌石镇开拓低空旅游项目,助力当地滨海旅游开发。
发挥央企优势,创新驱动发展。近年来,湛江分公司年均科技研发投入超过4亿元/年,培养了一支400余人的技术研发团队;现有专利392件,其中发明专利210件,研发了多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应用软件。目前,湛江分公司与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重大专项,中国海油湛江分公司负责可控震源系统的海试方案及成果验证工作。在未来,湛江分公司还将在可控震源系统、地震电测联合探测系统、光纤传感、气体组分监测等首台套装备及成熟技术研发方面为实验室提供资源支持,尤其在勘探开发生产领域的示范应用方面提供助力,推动油气勘探开发部分设备实现国产化替代,让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的装备产业化跑出加速度。
涠洲6-13A平台。
点绿成金 降碳增效走好绿色发展路
近年来,能源转型、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全球趋势。湛江分公司不断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积极践行“双碳”发展战略,走好绿色发展之路。
2023年8月15日,由中国海油湛江分公司牵头、中国海油南海西部地区驻湛单位委托中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的“海上塞罕坝蓝碳促进公益信托计划”红树林保护项目签约启动,自此,全国首支聚焦红树林生态保护的慈善公益信托项目也在湛江正式启动。
该项目启动后,湛江分公司将申请海油专属滩涂,开发海油专属红树林100亩,擦亮“海上塞罕坝”品牌,为湛江分公司建设“零碳油田”做好碳汇储备,同时,协助红树林保护区、湛江市政府广泛开展红树林保护和科教宣传活动,打通红树林保护最后一公里。
写好碳汇文章,湛江分公司还将眼光瞄准了湛江的特产——生蚝。
以湛江市官渡镇的生蚝养殖产业为基准,湛江分公司推动“生蚝碳汇”方法学申报,未来可以为整个广东省广大生蚝养殖户带来碳汇补贴,增加收入。与此同时,为湛江生蚝产业提升品牌价值,助力绿美广东目标在湛江落地见效。
展望未来,湛江分公司将推动绿色工厂建设工作,推进实施绿色油田、清洁能源和绿色低碳方案落地,展现央企担当作为,不断加大科研力量,以创新驱动,助力湛江绿色发展。